理论教育 吉林省节能减排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吉林省节能减排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16技术渐进及技术赶超情景下产业结构调整路径对节能减排与社会福利影响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会带动产业总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量的减少,居民生活福利会有所增长。若持续将2015年减排目标作为标准,技术渐进情境下产能导向型结构调整路径相对优于其他两种调整路径,而技术赶超情境下的最优路径为减排导向型调整。但由于缺乏长远的产业结构性调整,产业总能耗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吉林省节能减排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即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政策文件并没有给出相对具体的阶段目标,考虑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拟定2020年产能结构与投入产出结构基本一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改善产能的不均衡,即在2014年产能分布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路径和速度渐进完成去产能化任务。利用GAMS软件编码并模拟不同技术水平下和不同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下能源、减排及社会福利变化(见表4.16)。

表4.16 技术渐进及技术赶超情景下产业结构调整路径对节能减排与社会福利影响(www.daowen.com)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会带动产业总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量的减少,居民生活福利会有所增长。若持续将2015年减排目标作为标准,技术渐进情境下产能导向型结构调整路径相对优于其他两种调整路径,而技术赶超情境下的最优路径为减排导向型调整。可以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产能过剩产业,先进的技术替代这类产业的技术后得到了较高的技术替代型减排效应。但由于缺乏长远的产业结构性调整,产业总能耗并未出现大幅下降。过剩产能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加,带动社会福利增长。随着技术利用率或是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带来整体技术水平的显著进步,产能导向型调整会保证经济结构的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排污减排水平也显著上升,居民福利也会因减排程度的提升获得大幅度提高。若综合考虑居民福利与减排效应,则在不同技术进步情境下,均衡型减排会带来更优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