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朝时期中国昆明族移民与扶南王国

汉朝时期中国昆明族移民与扶南王国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扶南国,又称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早在汉武帝征服西南大部分地区并设郡县时,中国便进一步打开了通往东南亚的大门。昆明族南迁柬埔寨时,已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给扶南王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朝时期中国昆明族移民与扶南王国

扶南国,又称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康泰、朱应作为政府使节第一次正式访问了柬埔寨。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是世界上第一部介绍柬埔寨的著作。

早在武帝征服西南大部分地区并设郡县时,中国便进一步打开了通往东南亚的大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汉武帝派张骞由四川遣使者:“四路并出邛、棘。皆各行一二千里……南方闭巂(音髓,指西汉的越巂郡,今天的四川西昌)、昆明(今天的云南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千里有乘象国,曰滇越,……”从这段记载可知,汉使一路出邛、棘(邛部在今西昌南,昆明当更南——岑仲勉注释)被昆明族(即吉蔑族)杀略(掠),因此受到武帝派遣的两员大将军(郭昌、卫广)的征讨,“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因此,昆明族(即吉蔑族)从公元前1世纪起相继分数路撤退,退向东南进入现在的柬埔寨境内繁衍发展,公元1世纪在柬埔寨建立扶南王国。昆明族(即吉蔑族)南迁柬埔寨时,已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精制的石器雕刻、铜兵器的制造、巨石列旁的墓葬等),给扶南王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柬民间往来很早就开始了,从三国时起,柬埔寨的商船就经常到中国进行贸易。从建国到公元7世纪为真腊所灭的这一段时间内,扶南国历代王朝都与古代中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和朝贡关系。(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