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人在泰国的历史与贡献

华人在泰国的历史与贡献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泰国华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整个泰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与泰国境内的所有民族一道,为泰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华人在语言文化方面对泰国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华人在泰国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待人友善、成绩斐然,因此与泰国各族人民的感情很融洽。泰国政府于公元1950年铸造“许心美铜像”立于董里府之东郊,以纪念和表彰他对泰国的贡献。

华人在泰国的历史与贡献

泰国华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整个泰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与泰国境内的所有民族一道,为泰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泰国的城镇和大部分农村中,都有华人。他们和泰国各民族人民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在泰国各府的开发和经济建设中,华人和泰国各族人民一起洒下了自己的血汗。自素可泰王朝开始,华人就在泰国的商贸方面起重要作用,从提供皇家和大臣贵族需要的中国货物,到满足大众市场的需要,以及对泰国境内各种土特产等产品的推销,沟通有无,华人以其经营贸易的才能,对整个泰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华人从中国带去生产技术和工艺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的经验,对泰国的农业手工业、商品和服务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华人在语言文化方面对泰国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泰语中,有大量的汉语语汇,多以潮州、海南、福建、广州等地口音为读音。据中泰文翻译专家研究,泰语从汉语借用的词汇在30%左右(见《星暹日报》,1987年2月21日)。现存素可泰王朝的碑铭可以证明,当时泰人曾经使用五种方法纪年(大历即公元、小历、佛历、十二生肖纪年、干支),其中十二生肖纪年和干支为华人纪年方法。至今,在泰国人民中,还普遍使用十二生肖纪年。中医中药在泰国普遍流行,在大城王朝最受尊敬的医师是中医,皇家的御医中有中医。泰医使用的药物中,有30%是中药,而且也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治方法。曼谷王朝时期,华文古典文学作品在泰国有很大影响。曼谷王朝一世皇柏佛陀(约公元1802年)御令臣下翻译的《三国演义》和《西汉通俗演义》(明朝甄伟撰著)两部华文古典文学作品泰译本的问世,对泰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形成泰文的“三国文体”。《三国演义》被泰国列为军事将领学习战略战术的必读物,也被当作历史教科书和学生写作的范本。二世皇柏佛陀律哈拉纳帕莱(1809—1824年)御令翻译的华文文学作品有《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说岳全传》《东汉通俗演义》《封神榜》等。三世皇到六世皇时期,又翻译了大批华文小说和史学著作。(www.daowen.com)

由于华人在泰国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待人友善、成绩斐然,因此与泰国各族人民的感情很融洽。而且历代的泰国皇家贵族或官员都会挑选一些在经济上有突出成就或在政治上有管理能力的华人委以重任,使其成为经济或政治管理某一方面的首领人物。华人许泅漳是泰国拉郎府的第一个拓荒者,也是泰国锡矿业开发的大功臣。泰国的橡胶种植业的创始人就是许泅漳的第六个儿子许心美,他亲自从马来亚引进橡胶种子,种植培育,传播栽培技术,开创了暹罗种植橡胶业的历史。许心美当过甲咪府府尹,因政绩优异,晋升为普吉省省长。许心美虽识字不多,但能说8种语言,被誉为优秀的政治家、建筑家、农业家和商业家。他于公元1913年逝世,时年57岁。泰国政府于公元1950年铸造“许心美铜像”立于董里府之东郊,以纪念和表彰他对泰国的贡献。华商郑信起兵赶走入侵的缅甸军队,在危难中挽救了泰国,成为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被拥立为吞武里大帝。郑信是作为暹罗华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的,他所建立的吞武里王朝是暹罗人的王朝。现今,郑(信)皇的“骑马铜像”英姿勃发地屹立在吞武里府,让后世瞻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