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挑战西海固贫困:我的闽宁对口协作之旅

挑战西海固贫困:我的闽宁对口协作之旅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初,刚届不惑之年的陈晋永响应组织的号召,报名奔赴被誉为“全国贫困之冠”的西海固挂职锻炼并进行闽宁对口协作帮扶工作。在来固原市原州区之前,陈晋永已从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中触摸到了西海固贫瘠的气息:荒芜纵横的黄土沟壑、干旱的龟裂土地、衣衫褴褛的农民……面对组织的重托,陈晋永满怀信心。所有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家乡100万人民的重托和原州区47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

挑战西海固贫困:我的闽宁对口协作之旅

2002年初,刚届不惑之年的陈晋永响应组织的号召,报名奔赴被誉为“全国贫困之冠”的西海固挂职锻炼并进行闽宁对口协作帮扶工作。

在来固原市原州区之前,陈晋永已从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中触摸到了西海固贫瘠的气息:荒芜纵横的黄土沟壑、干旱的龟裂土地、衣衫褴褛的农民……他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当过军人的他,决心把这次挂职作为再次实践人生理想的一次锻炼。面对组织的重托,陈晋永满怀信心。然而想象和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巨大差异,一个在海滨城市生活过40多年,呼吸着海风送来的潮湿空气,看惯满眼绿树红花的中年人,一下子深入到大西北海拔1700—2900米的西海固腹地,首先遇到的是干燥和胸闷。黄土高坡,沟壑纵横,狂风呼啸,沙尘飞扬,遮天蔽日时有出现,靠山无“山”可吃,见水无“水”可用,“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饿,半粒在喊渴”,是西海固最真实的写照。农村的贫困,农民的劳苦,与日争朝夕、创造“晋江奇迹”的故乡相比,让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什么是差距,什么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所有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家乡100万人民的重托和原州区47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陈晋永不敢懈怠,他克服了地理气候反差和饮食的不习惯带来的身体不适,一到任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火热的工作中他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要形容扶贫是一场攻坚战役。做了多年镇长、书记的他明白,在短短的两年中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需要付诸精力,倾注心血,才能使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他深深知道,他所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想方设法完成两市区的对口协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履行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使命。(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