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爱上WISE:我的亚南院之旅

爱上WISE:我的亚南院之旅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年秋季我开始联系国内的高校,而一接触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我就对她一见钟情。2011年12月初,入职程序终于全部走完,我正式成为WISE的一员。亚南院一直给我一种“家”的感觉。我很幸运,在来到亚南院时,她的创业阶段已经基本完成,而这些都归功于亚南院早期同事们的付出和努力。

爱上WISE:我的亚南院之旅

2001年,我从华盛顿大学博士毕业后,开始在柯盖德大学任教,一待便是10年。期间(2005-2006年)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做了一年由美国国家奖金资助的研究员。2007年,我拿到了柯盖德的终身教职,之后担任亚洲研究中心的主任。2010年春,我带美国学生来中国游学,看到国内高校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学子的勤奋进取,于是就萌生了回国任教的念头。当年秋季我开始联系国内的高校,而一接触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我就对她一见钟情。

之所以选择WISE,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WISE的学术气氛浓厚,访问WISE时曾与多位老师深入探讨科研问题,这让我感到无比畅快;第二,同事之间平等、和谐,非常容易沟通;第三,WISE的行政人员非常高效,各种程序处理得有条不紊。上述几点与美国高校的环境非常相似,让我有一种回到“学术之家”的安全感。于是,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与WISE签订了合同。

合同期从2011年秋季开始,之后几个月走人事程序的曲折历程却让我差点否定了自己做出的选择。首先是学校的工作合同拖了很久才签下来,而这又影响到过渡房的安排、工资的发放,等等。记得情绪最低落的是某个周末的早上,一觉醒来,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情急之下就给朱崇实校长和洪永淼老师分别写了邮件,讲述我目前遇到的困难。邮件发出之后,正好赶上给双学位班的学生上课,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我的心又平静下来,觉得回国的选择是正确的、值得的。当天中午,收到邮件的洪老师可能不太放心,便安排学院的老师跟我一起吃饭谈心,又亲自通过网络与我交流,打消我的疑虑。之后,院里主管人事的老师也来帮忙解决问题。2011年12月初,入职程序终于全部走完,我正式成为WISE的一员。(www.daowen.com)

通过这件事,我对国内高校人事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比如,高级职称的聘任需要专门的会议讨论通过,而这些会议的召开频率往往较低。再如,海归人员的聘用一定要有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认证才行,而办理的过程往往要拖延很久。最近几年,这样的拖延仍时有发生,造成受聘者人事程序办理进度的滞后。每逢新加盟的同事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找机会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劝慰大家多一点耐心。我个人的体会是,在回国生活之前,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调整好了,才可以努力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帮我们能帮的忙。比如说,现在亚南院有了一份比较全面、周详的教师入职手册,内中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再比如,一有机会,我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向学校人事部门争取,对各种流程做某些简化。

亚南院一直给我一种“家”的感觉。与年轻的同事一起聊遭遇的困难,然后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兴趣相同的研究者则聚在一起讨论科研题目,然后找数据、跑程序,再互相挑“刺”;一些好学的学生四处找来稀奇古怪的问题,看你是不是能用经济学理论加以解释;而最喜欢的还是每周二的午餐会,大家畅所欲言,充分享受学者的自由空间。我很幸运,在来到亚南院时,她的创业阶段已经基本完成,而这些都归功于亚南院早期同事们的付出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