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施闽宁协作: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促进教育扶贫

实施闽宁协作: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促进教育扶贫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隆德县群众住房条件不好,在他的努力下,争取闽宁配套资金135万元,协调扶贫等9部门捆绑项目,并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在山河乡建设王庄闽宁仓山新村173户。闽宁协作以来,形成了独特的闽宁协作文化现象。经过他多方奔走努力,仓山区以学校、学生和教师为主,全社会广泛参与,共计2万多人与956名贫困中小学生和50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实施闽宁协作: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促进教育扶贫

两年内,他勤勤恳恳,以求真求实的工作作风,苦干苦抓的精神风貌,抓重点,抓落实,力求使每个帮扶项目发挥效益。经过充分调研,他对隆德县的县情有了初步掌握,群众困难面大,需要援助的项目数量多、资金缺口大。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协助县长从实际出发,选择能长期发挥经济效益、群众受益面大、受益群众多、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予以扶持。经过认真筛选,实施了8类14个方面的项目帮扶,涉及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培育、文化教育卫生、劳务输出招商引资等方面。

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当时,隆德县群众住房条件不好,在他的努力下,争取闽宁配套资金135万元,协调扶贫等9部门捆绑项目,并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在山河乡建设王庄闽宁仓山新村173户。在新农村设计上,引进新理念,彻底将群众院落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引入市场机制配套建设农村中心社区,凸显节能建设元素。自从他引进这个新模式后,隆德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均按这一设计模式推进。

建成了六盘人家杨家店文化广场。挂职期间,了解到隆德县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以此为基础,以书画、泥塑、剪纸等优秀民间文化资源为媒介,建设了文化广场,成为宣传推介隆德的又一张亮丽名片。2010年3月2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修建了六盘山福建会馆。闽宁协作以来,形成了独特的闽宁协作文化现象。为将这一优秀文化记录传承、发扬光大,他在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多方论证,并征得两县区党委、政府同意的基础上,2009年5月动工建设六盘山福建会馆。2010年4月21日,六盘山福建会馆告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亲自为会馆题写馆名。(www.daowen.com)

救助贫困学生。贫困大学生一直是陈治华的牵挂,他一直想为这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做点事。一个难得的机会来了,那就是教育专题片《路》在隆德县开始制作,他以宣传为切入点,吸引仓山区社会各界投入到捐资助学活动中。经过他多方奔走努力,仓山区以学校、学生和教师为主,全社会广泛参与,共计2万多人与956名贫困中小学生和50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同时,他个人连续两年不间断地以个人名义,为陈靳中学的两位同学无偿资助学费,而且把妻子、女儿带过来,为贫困单亲家庭的优秀儿女带来学习用具和基本生活用品

隆德地处高海拔、半阴湿地区,气候冷凉,全年无霜期只有127天。为了帮助贫困学生温暖过冬,每年初冬时节,他亲自带着御寒衣物和生活费到学生家里慰问,让他们深深感受和体味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干部的博爱情怀。

两年来,他深切感受到两地区县党委、政府寄予挂职干部的厚望,也深知肩头的重托。因此,他克服饮食反差、生活不便的困难,加强与当地干部群众的联络和交流,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当地工作的大局,主动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挥县长助理上下协调联络的主动性、灵活性,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对口帮扶工作,同时,作为县长助理,他也竭力发挥政治上的维护作用、决策上的参谋作用、工作上的助手作用、团结上的表率作用,当好两地的友好使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