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较早地推行先导性政策,提供持续支持。此外,核心技术尚未突破、统一的技术标准严重缺失、创新商业模式不够明晰等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市场的初步繁荣和财政补贴的五年退坡,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较早地推行先导性政策,提供持续支持。长期的努力逐渐取得成效,特别是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举世瞩目的井喷式增长。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从不到2万辆迅速增长到超过33万辆,三年间增长超过16倍。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历史性地突破了汽车总销量1%的关键节点,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隐忧,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远非高枕无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现有市场强依赖于政府补贴。长期来看,政府直接财政补贴的退出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否则财政压力过大,且不利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主导作用。财政部已明确,新能源补贴将在五年内逐步退坡直至完全取消。问题在于前期的培育是否足够充分,能否确保在补贴退出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一点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尚未经受时间考验,存在安全隐患。汽车通常具有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对于可靠性和耐久性都有极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属性决定了其大部分价值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产品质量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影响巨大,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保有量不多,产品质量不是突出的问题,但随着未来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确保产品质量的难度更大,出现质量问题的后果也更严重,而一旦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将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生怀疑,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很难维持,甚至会面临衰退的风险。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大瓶颈。假设传统汽车没有加油站,消费者同样很难接受。不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会为用户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导致市场增长难以持续。

此外,核心技术尚未突破、统一的技术标准严重缺失、创新商业模式不够明晰等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www.daowen.com)

总体来说,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培育成功的核心在于稳定而足够的市场规模。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市场总量仍较为有限,同时销量也极为分散。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20.74万辆,企业有19家之多;新能源商用车共销售12.37万辆,其中仅客车企业就有十家以上,货车和商用车企业则更多。汽车产业极度追求规模效应,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例外,产能分散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严重阻碍企业成本的降低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参见图2-10。

2-1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隐忧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有很多现实问题必须高度关注、系统思考、切实解决。特别是市场的初步繁荣和财政补贴的五年退坡,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关键过渡期,政府需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于现有的政策体系进行重新评估,进一步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问题,以确保未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