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同努力,建设汽车强国

共同努力,建设汽车强国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我坚定地认为,中国必须努力建设汽车强国。同时,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我们理应成为汽车强国,拥有本土的世界级汽车强企。积极主动地系统研究并策划实施汽车强国战略,同时研究解决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带来的相关问题,确保汽车产业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中国百姓。现在对于汽车社会带来的相关问题,发达国家都已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中国自然没有理由做不到,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共同努力,建设汽车强国

最后,我想谈谈对建设汽车强国的认识。非常令人困惑的是,现在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不过我坚定地认为,中国必须努力建设汽车强国。

大国经济必须要有坚实的支柱产业。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泱泱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必须成为制造强国,抢占全球市场,否则将很难走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成为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汽车产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汽车产业输出产值之高、拉动效应之大在民用工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纵观世界,没有一个制造强国不是汽车强国。像今天的日本,在家电产业丧失优势之后,汽车产业成为其工业强国地位的重要支撑。同样的道理,我认为如果汽车产业不强,中国将很难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同时,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我们理应成为汽车强国,拥有本土的世界级汽车强企。否则,在家门口让外国品牌把利润全部赚走,我们还谈什么强国梦、中国梦?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品牌尽管压力巨大,但必须努力做强,同时国家以及社会各方也应该携手努力,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何建设汽车强国?

我认为,首先在国家层面,必须认真研究汽车产业对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将汽车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想做强才能谈到能不能做强的问题。国家应该以建设汽车强国为目标,努力解决汽车产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而不是限制管控。积极主动地系统研究并策划实施汽车强国战略,同时研究解决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带来的相关问题,确保汽车产业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中国百姓。

实际上,中国近十年间汽车产量激增了1600万辆,而美国达到这个规模足足用了70年时间。现在对于汽车社会带来的相关问题,发达国家都已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中国自然没有理由做不到,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要求我们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的十年时间,就化解美国以70年时间来解决的汽车社会问题,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出现了能源、环保和拥堵等问题是正常的,不出现倒不正常了。关键在于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而不能因噎废食,限制产业本身的发展。(www.daowen.com)

在企业层面,无论国家政策如何,自主品牌都必须谋生存、求发展。要坚持走正规化与国际化的强企之路。持续加强体系构筑与完善,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掌控核心技术,重视平台战略,重视积累。切勿投机取巧,要牢记“不走捷径才是最佳的捷径”。同时必须坚持正向开发,杜绝抄袭。正向开发不等于自我封闭,也不等于事事都自己来做,而是要与外部充分交流、广泛合作。要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不仅要利用外部的技术,也要利用外部的资源,充分调配外部的一切有利条件为我所用,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巨人竞争,最终战胜巨人。

总之,我坚信,国家引导、企业努力、全社会支持,三管齐下,中国汽车产业完全有可能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让汽车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服务于世界。

(本文原载于《中国汽车报》2013年9月23日A4版赵福全教授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