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本土企业品牌提升策略思考

本土企业品牌提升策略思考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土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品牌提升呢?由此可见,提升品牌力的关键是不断提升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是品质。对于质量不过硬、技术无亮点、产品没特点的企业,谈品牌提升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可能实现。正是因为品牌的共识和价值仍在,支撑品牌的标准和规则也在,德国车企才能起死回生,迅速走出困境,重回世界之巅。因此,企业的产品与品牌必须相互匹配、充分呼应。

本土企业品牌提升策略思考

本土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品牌提升呢?抓好产品质量并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是基础、前提,最后才有资格谈品牌。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质量→品质→品牌”的路径不断努力。质量合格意味着产品符合法规与标准、满足客户基本需求,但仅仅如此,远不足以让消费者满意。品质优秀意味着产品符合甚至超出客户的期望,即所谓物超所值;而年复一年地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最终就会赢得客户对品牌的认可与信任,使消费者对该企业及其产品形成固有的认知。

由此可见,提升品牌力的关键是不断提升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是品质。而品质是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产品特点的有机整体。对于质量不过硬、技术无亮点、产品没特点的企业,谈品牌提升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可能实现。换句话说,基础质量没有保障,品质无从谈起,品牌就是空中楼阁。因此,质量是品质的基础,品质是品牌的前提,如图2-15所示。

2-15 品牌提升的路径

在品牌树立起来之后,如何有效进行传承又是一个关键问题。品牌传承虽然是无形的、持久的,但是又需要有形要素的长期支撑。以德国奔驰宝马为例,它们为什么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迅速重新崛起?其实,这正是品牌传承的力量!因为这些汽车品牌在员工心目中有共同的价值观、情感和信念;在消费者心中有普遍的认知和认同。正是因为品牌的共识和价值仍在,支撑品牌的标准和规则也在,德国车企才能起死回生,迅速走出困境,重回世界之巅。(www.daowen.com)

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精准的定位至关重要。企业必须清楚:品牌承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品牌有各自不同的承载区间。正如同一个瓶子不能同时装两种饮料一样,可乐和橙汁掺在一起就变味了。高端品牌不可能适于大众,大众化品牌也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一些大众化品牌尝试建立全系列的产品族系,甚至试图打造自己的豪华车型,最终都难以取得成功,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里既有消费喜好更有消费者购买力的问题。“一个品牌包打天下”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存在(图2-16)。因此,企业的产品与品牌必须相互匹配、充分呼应。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土车企进行品牌建设时切不可盲目,应该努力建立与自身品牌相匹配的能力:不一定引领,做精、做准才是关键。

2-16 品牌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一个瓶子不能装两种饮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