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外移民在上海的生活情况及问题探析

海外移民在上海的生活情况及问题探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迁出,限制迁入,以致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性质逐渐消失。因此除来自祖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移民之外,还有大量在上海生活的海外移民。

海外移民在上海的生活情况及问题探析

近代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1843 年上海开埠之初,包括县城内、城郊及各个村镇在内人口不足25 万。其后,移民致使上海城市人口数量迅速膨胀,1883 年超过50 万,1930 年超过300 万,1942 年已达392 万,1946 年达到546 万。至1949 年上海解放,上海市人口又增加到554 万,其中非本地籍人口有471 万,占总人口的85%。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迁出,限制迁入,以致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性质逐渐消失。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加剧。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上海流动人口增长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但真正大规模增长是在90 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南方讲话、浦东开发开放及上海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之后。

据上海市统计局和公安局相关统计,1988 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有106 万,1993 年迅速增长到251 万,1997 年略减到237 万,2000年上升到387 万,2003 年达到499 万,2005 年年底进一步增长到581 万。 [1]2010 年六普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 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897.7 万。2013 年底,上海常住人口达2415 万,外来常住人口990 万,占比40.99%(图5.1)。

20 世纪90 年代,出于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快速发展的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控制人口,不控制人才”,逐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吸引高级、专门、急需人才的政策法规。1992 年,上海市推出工作寄住证制度,持证的引进人才可以在上海就业,只是持证人员不能享受子女就读、社会保障等待遇。

图5.1 1980—2017 年上海人口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2035—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年。

1994 年,上海颁布《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按照该规定,有三类人员可在上海市登记蓝印户口:一是在上海市有固定合法住所,并有规定数额的投资(20 万美元或100 万元人民币),其项目竣工投产或营业两年以上者,其本人(境外投资者除外)或其亲属或其聘用的外省市来沪人员可申请1 个蓝印户口,每增加1 倍投资额的,可再申请1 个蓝印户口;二是境外人士在上海市购买的外销商品住宅,建筑面积为100 平方米以上的,购买者或其配偶的直系亲属或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可申请1 个蓝印户口;三是外省市来沪人员,在上海市有合法住所,并具有管理能力或工艺技能,被上海市一个单位连续聘用3 年以上,且有工作实绩的,可申请蓝印户口。取得蓝印户口簿5年以上的,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上海市常住户口。(www.daowen.com)

2000 年,上海市人事局和社保局联合推出了《引进人才工作证》制度,解决了外来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2002 年,上海推出《上海市居住证制度》,申请对象为那些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有合法住所、稳定收入和职业,具有本科或者以上学历的人,或者具有特殊才能的国内外人才。凡符合条件的外来人才经过审核领到居住证之后,可以享受与上海市民同等的待遇。持证者同来上海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申领副证,享受与持证者同等的待遇。

2004 年,上海市推出新的居住证制度,将“门坎”放低为只要在上海具有稳定工作和稳定住所,既签有半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或办理了工商执照,同时又在上海拥有产权房或签有半年以上房屋租赁合同的外省市来沪人员,并且强调由外来人员自愿申领。这样上海将居住证的适用对象从原来的引进人才扩大到“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的境内人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居住证制度”的平民化。

上海开放的人才政策、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创业空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白领和投资创业者。据有关学者估算,2004 年以后大约每年有20 多万白领移民进入城市,而且众多数据都显示白领移民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多。

改革开放之后的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融入经济全球化最深、最具国际化的大城市。因此除来自祖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移民之外,还有大量在上海生活的海外移民。所谓海外移民,既包括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移民,也包括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外国移民。其中来沪的外国移民大多是以商务经营和经济活动为主要动因,由企业和公司派遣为主,以短期和中长期居留为主要迁移类型并频繁地往返于两地之间,成为典型的往返性移民和巡回性移民(表5.1)。 [2]

表5.1 主要年份在沪外国常住人口(单位:人)

续表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年,37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