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组织的运行机理

网络组织的运行机理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将按照这三种交换机制对网络组织的运行机理进行介绍。当前网络组织运行中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同商务和并行工程这两大特征。目前,普遍认为虚拟企业是协同商务最典型的代表。前者是信息交换的内容,而后者则是信息交换的工具,也是网络组织有效运行的技术保障。同时网络组织的信息交换应重点抓住关键事件。

网络组织的运行机理

▶一、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

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出现绝不是偶然现象,必然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驱动力量。具体而言,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组织形式的出现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产物,网络组织也不例外。1980年代末,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显现、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外部环境的剧变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从原有的对抗式竞争走向协同式的合作竞争,基于彼此间共同的利益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前,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获得高效益的主要源泉,而单凭企业自身的知识资源已不足以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市场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等因素都驱动企业寻求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资源的优势互补,从中获得协同效益、规模效益等竞争优势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网络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的需要

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没有企业能够独家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最优技术。当前日趋复杂的市场运营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要想拥有其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只有通过与其他各具资源优势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依靠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才能够获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全部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企业间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的需要促进了网络组织的形成。

(三)分散经营风险的需要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既有因政治、经济、技术等宏观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也有因企业自身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风险。网络组织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因而促进网络组织的形成。如企业为保持其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研发费用非常高昂,且成功率低。如果企业独自完成一项研发任务,往往需要很大的资源投入,并且面临着失败的高风险。而如果企业寻求技术合作,通过构建网络组织与其他企业共同开发,就可以分担研发费用,大幅减少单个企业所需的资金投入,同时提高研发项目的成功率,有效分散单个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

(四)提升学习与创新能力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学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面对市场需求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要想在其经营领域保持长期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保证自己能够灵活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网络组织内成员企业可以以低成本获取合作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实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提高企业以及整个网络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对提高自身学习与创新能力的需要是网络组织形成的驱动力量。

▶二、网络组织的运行机理

网络组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自组织的复杂系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构成了网络组织运行的主要内容,正是通过这些内容频繁地交换使得网络组织不断获得演化与发展,创造、提升自身的机能和价值。下面将按照这三种交换机制对网络组织的运行机理进行介绍。(www.daowen.com)

(一)网络组织运行的物质交换机制

物质交换是网络组织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物质交换机制主要包括物流网络、协作关系以及资源纽带三个方面的内容。

1.物流网络。在网络组织的形成初期,物流通常是在不同企业之间根据业务联系而自发进行的。随着网络组织的成熟与发展,自发进行的物流运作模式会出现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在网络组织的成熟阶段必须建立集中的物流中心。目前,集中式物流主要可分为自有型物流中心、合作型物流中心、合同型物流中心三种类型。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网络也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及柔性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2.协作关系。网络组织中的成员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通常只保留自身的核心能力与关键功能,因此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是网络组织运行的重要内容。当前网络组织运行中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同商务和并行工程这两大特征。所谓协同商务,是指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供应链内或供应链间的业务合作,通过改变业务经营模式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从价值链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协同设计、电子商务、虚拟制造三个环节。目前,普遍认为虚拟企业是协同商务最典型的代表。以完成项目为目标的临时性合作通常是按照工作模块来分配工作的,这为合作能够并行作业提供了可能。并行工程的采用能够保证各工作模块成果的相互衔接,从而大幅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3.资源纽带。企业对彼此资源的相互依赖是构建网络组织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本、技术、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此处主要介绍网络组织中资金的流动。企业的资金流动主要沿着供应、生产、销售等三个环节循环不断地周转流动。网络组织中,资金的流转不仅存在于一个结点的企业内部,而且渗透于不同结点的企业之间,流动形式十分复杂,但主要表现为资金的筹集、使用、消耗、收回和分配等五个环节。

(二)网络组织运行的信息交换机制

信息流是网络结点之间的联结纽带,是网络组织运行的第二项关键要素。网络组织各结点间的信息交换机制主要包括信息的汇报、控制、反馈与协调及实体的信息技术网络。前者是信息交换的内容,而后者则是信息交换的工具,也是网络组织有效运行的技术保障。网络组织中的控制、协调机制不同于一般科层制企业内部传统意义上的控制与协调,而是更多地依靠签订契约或合同的方式,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并更多地运用灵活机动的沟通方式来协调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冲突或复杂问题。同时网络组织的信息交换应重点抓住关键事件。

(三)网络组织运行的能量交换机制

网络组织的能量交换主要指的是隐性知识、核心技术、企业文化等深层次的内涵转换。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知识流动、创新及其管理应用、文化交流、联盟学习等内容。

知识管理是指在企业中营造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知识的收集、存储、加工、传递与应用。网络组织中,知识的流动则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是要在企业内部、成员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传递,网络组织能够促进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传播与流动,这也正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企业创新方面,网络组织的结构特征使其具备其他组织形式所不具备的创新优势,但同时,在网络组织运作过程中仍需加强对创新的管理与应用,从管理模式、监管方式的选择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保证网络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所有员工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培育网络组织共有的文化能够在各成员企业中形成价值观和情感的共鸣,并内化为成员企业的行为准则,为网络组织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适应网络组织运行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团队精神、信任、开放、宽容并以大局为重以及不断学习与创新的精神。同时,为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企业间矛盾,促进组织共有文化的渗透与交流,网络组织内部应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选择合适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自我管理方式代替监督与控制等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