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方案

产业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中国的滑雪产业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市场潜力巨大,还远没有形成省与省之间的所谓客源竞争局面。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中国整体滑雪产业水平落后这一基本事实上,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集中解决好中国的滑雪产业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的问题。中国滑雪产业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带有很大的成长阶段的特点,滑雪资源与产品开发相比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产品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产业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方案

首先是表现为低水平竞争,这只能导致低水平开发。中国的滑雪旅游产业尽管这几年发展很快,但还远未到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时期。我国的雪场建设和滑雪旅游消费产品还远远不足。可以说,中国的滑雪产业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市场潜力巨大,还远没有形成省与省之间的所谓客源竞争局面。在这样一种规模和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根本要务就是发展。省际间的低水平竞争根本不应该出现,即使出现了一点竞争,也不是像有些地方提出的那样居然成了突出问题、主要矛盾。目前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形成合力,在实践中推动滑雪产业发展,把滑雪客源市场尽快开发出来。

其次滑雪产业的区域化合作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滑雪产业投入大、维护费用高,滑雪企业在经营上也有相当的难度。目前,我国的滑雪企业都力争上规模、上档次、提升服务水平,滑雪企业越来越致力于加强区域合作、联手拓展市场,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要把中国滑雪产业发展的目标放在世界先进水平上,这应该成为中国滑雪产业决策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逻辑思维起点。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中国整体滑雪产业水平落后这一基本事实上,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集中解决好中国的滑雪产业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的问题。我国的滑雪产业虽说起步晚,但有发达国家滑雪产业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就可以摒除他们的失误,不再重复走他们的弯路,从一起步就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吸收当前最先进的产业思想、最成熟及最有益的经验加速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瞄准国际滑雪产业的水平和产业标准。如果我们只是把眼光盯在国内地区、雪场间的较量上,就会降低竞争与发展的标准。这种在低水平基础上的竞争必将导致低水平的建设,况且由于我国滑雪资源奇缺,一旦由于盲目竞争导致在规划开发上陷入一种低水平混乱状态,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将不可收拾。

(一)滑雪场规模偏小、经营项目单一

据统计,我国80%以上雪场属于规模偏小、设施和管理都较落后的粗放型、体验型初级雪场,这些雪场已不能满足游客进一步的滑雪需求。而相比较下,欧洲和北美滑雪市场的主体则是以度假区式雪场为主,有固定的消费群体。

2003年黑龙江全省75家雪场接待游客130万人次,而邻国韩国共有雪场12家,年接待游客达450万人次。雪场经营项目丰富多彩,一年四季生意红火,根本就不存在夏季无人管护、破坏生态现象。而我国许多小型滑雪场的经营者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实行粗放式管理、低水平运营,常常是一季忙,三季闲,既浪费了大好的资源,又缺少市场竞争力。

(二)滑雪场选址不合理(www.daowen.com)

近年来,我国滑雪产业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多处新滑雪场启动建设。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对滑雪场开发建设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薄弱,滑雪场开发建设工作缺少科学理论指导,尤其在滑雪场前期选址论证阶段存在主观随意决策现象,导致一些滑雪场建址不合理。目前我国有部分滑雪场由于选址严重失误,项目刚刚竣工建成,就面临废弃的局面。具体表现有以下6个方面问题:①忽视对宏观滑雪产业背景环境的研究,滑雪场宏观区域定位不合理;②对道路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研究不足,至使基础工程投资比例过高,投资难以回收;③对滑雪场地相关标准知识了解不足,造成雪道等级低、安全性差等问题;④对区域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⑤忽视实地考察工作和基础资料收集研究工作;⑥只考虑目前建设,忽视了远景发展需求,没有预留发展空间。

国外经验表明,滑雪场的最终发展方向是融休闲观光、度假和滑雪为一体的高级雪场,国外滑雪场都是建在风景区,滑雪者既可以体验滑雪的乐趣,又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观看雪山日落等风景,休闲度假。此外,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滑雪爱好者滑雪技巧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不可能继续满足于平坦的初级雪道。但国内70%以上的滑雪场是只有初级滑雪道的中、小雪场,而许多商家即便是做初级雪场,也存在着明显的投资失误。我国许多滑雪场在投资兴建时,并没有考虑这一趋势做出相应战略规划,选择合适的景区开发不同等级的雪道,而是盲目修建大量初级雪道,浪费了宝贵的资金和自然资源。此外,一些初级雪场的投资失误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方面,许多初级雪场的配套设施规模大大超出了雪道的承载能力,初级雪场接待的主要是“一日游”之类的短程游客,盲目修建酒店造成了资源闲置和资金浪费。

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不仅仅是如上所述认识和定位的低层次问题,还有更多的观念因素:第一是急功近利思想在作怪。只想在现有的蛋糕上切一块,不舍得投入而把蛋糕做大;从区域政府的角度看,盲目求政绩,缺乏大局意识和根本性考虑。第二,对中国滑雪产业缺乏正确的分析,没有搞清楚我们在世界同类产业中的定位。中国滑雪产业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带有很大的成长阶段的特点,滑雪资源与产品开发相比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产品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第三,对中国滑雪群体的消费需求增长、市场发育的远景心中无数,所以不免做“井底之蛙”,把动态的发展看死了,把竞争的主要对手放在同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内不同地区的滑雪产业上,而放弃了参与世界性、国际间的竞争,这无疑降低了自身的发展标准。

(三)滑雪设备与用品的国产化程度提高,滑雪产业链逐步形成

滑雪运动的迅猛发展,造成相关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今后几年,不仅雪具、雪服、头盔、雪镜、手套等滑雪服务与用品会逐步实现国产化,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雪场机械设备也会逐步实现国产化。

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滑雪场地的建设、滑雪旅游产品的开发、滑雪设备的生产与研发、滑雪房地产的开发、滑雪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将更加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