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跳出销售心理舒适区?

如何跳出销售心理舒适区?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单地理解,心理舒适区就是一个人现有能力范围内能够完全掌控的区域。对于销售来说,要跳出“心理舒适区”往往更需要勇气。在这些环节中,任何一步没有跳出心理舒适区,都难以实现业绩的突破,难以成为优秀的销售人员。一旦迈开脚步,跳出心理舒适区,你会发现,曾经的舒适也就那么一回事。

如何跳出销售心理舒适区?

我们经常发现有这样一类销售人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非常努力,业绩提升也非常迅速,但是取得一定成绩以后,他们的业绩就很难提升上去了,有的甚至会逐渐下滑。

我的营销团队中有一个小伙子,销售能力非常不错。他刚开始加入团队的时候,工作状态可以用拼命来形容,每天早出晚归、激情四射。加入团队还不到半年,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成为团队业绩提升最快、销售额最高的一类人。但是,两年后,他的销售额还和加入团队半年时的销售额差不多,不仅没有提升,而且还有小幅度地滑坡

这类销售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常常表现出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太容易满足现状,沉浸在曾经取得的成就中很难走出来。而且,有些销售人员不仅仅是沉浸在曾经的功劳簿上,他们还很难意识到这种安逸带来的危机。也就是说,他们很难控制自己追求安逸的情绪,缺乏抵抗安逸的意志,同时也缺乏面对挫折和挑战的勇气。

我曾经想提拔一个非常出色的销售员做讲师,但是,几番谈话下来,他还是拒绝了我的提议。原因是:我现在做销售已经驾轻就熟,而且客户资源也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每个月即使不出去跑,也能稳拿一万元以上的薪水。如果我去做讲师,就要再去面对陌生的领域、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客户……等于我之前积累的一切都要刷新,一切从零开始。最重要的,做讲师的薪水比现在要低一半……

的确,他说的都是事实。这种对目前工作状态的满足,表现出害怕改变和挑战,驾轻就熟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心理舒适区。简单地理解,心理舒适区就是一个人现有能力范围内能够完全掌控的区域。或者说,心理舒适区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一种固有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比如,按固定的路线上班、只和熟悉的人相处……人们往往就会沉浸在这些习惯中,墨守成规地重复着自己习惯的生活、工作等,享受这种完全掌控、舒适的状态。

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内心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新工作、接受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区域进入到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压力区。对于销售来说,要跳出“心理舒适区”往往更需要勇气。从出门拜访陌生的客户,到被客户无情地拒绝,再到难以成交……整个销售流程的每一步,似乎都需要销售人员勇敢地跳出心理舒适区,挑战自我。(www.daowen.com)

跳出熟悉的朋友圈,走到陌生人的门前去推销;跳出被人夸赞、认同的舒适区,笑脸应对客户的拒绝甚至是责骂;跳出简单直接的工作方式,想尽一切办法促使客户成交……在这些环节中,任何一步没有跳出心理舒适区,都难以实现业绩的突破,难以成为优秀的销售人员。

“心理舒适区”是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和风险的行为空间,它让我们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心理舒适区恰恰就是我们最难以抵挡的有利诱惑:寻常的幸福感,低焦虑,被缓解的压力。但同时,它也是“温水煮青蛙”的“温水”,一旦我们沉溺于心理舒适区,过于享受这份安逸,变得懒散、松懈、倦怠和保守,我们就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一样,不知不觉地“挂掉”。

追求舒适,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如果你想成长、进步,想做出更大的业绩,想站在更高的高度,想体验更精彩的人生,想收获更大的回报,想实现更大的理想,就一定要跳出你的心理舒适区,去迎战痛苦,去改变!

当你真正跳出那个心理舒适区时,你会收获什么呢?你会更加有效率,会找到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会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未知的挑战中,会制定更高的目标激发自己的动力。一旦迈开脚步,跳出心理舒适区,你会发现,曾经的舒适也就那么一回事。真正跳出来了,你反而很享受这种新鲜感带来的刺激和痛快。你会发现,自己远比之前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