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为倡导聚焦有意义的创新,不跨界经营的精髓

华为倡导聚焦有意义的创新,不跨界经营的精髓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为倡导“聚焦有意义的创新”,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聚焦战略,但是如果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去研究农业,就属于跨界经营,原有的技术无法应用到新的领域,失败的可能性就比较高。由于是全新的业务方向,资金预算、人才配备和管理能力都有些跟不上,最后这位总监只能亲自到现场和工地督战,本职的设计业务也顾不上了。

华为倡导聚焦有意义的创新,不跨界经营的精髓

华为倡导“聚焦有意义的创新”,什么意思呢?就是围绕公司的战略,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公司的产品、技术,或者模式,同时确保创新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创新性研究从理论上讲有两类:一种是基础性创新研究,另一种是应用性创新研究。基础性研究通常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比如数学家破解了一道世界性难题,成功证明了一种新的算法,就都属于基础性研究。如果有一天这种算法能够应用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云计算系统上,并产生实际的商业价值,就属于应用性研究。

对于某些大型科技企业而言,他们本身就设有基础性研究机构,比如阿里巴巴成立了达摩院,其涉及的许多基础性研究内容与阿里巴巴的主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在某个应用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阿里达摩院的基因测序AI算法,在浙江省疾控中心全基因组检测平台上线之后,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时间由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精准分析病毒变异情况。类似的机构还有腾讯的“AI实验室”、百度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为的“2012实验室”等,还有国外的谷歌“X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实验室等,这些都属于基础性研究机构。

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去从事基础性研究,更多的创新应该围绕着公司的战略,围绕着我们的主业,围绕着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升级,在经营领域开展跟随式实用性研发与创新。

比如我们是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彩色电视机从CRT、LCD,进化到TFT-LCD,再进化到高分辨率、大屏幕液晶投影电视,目前升级到了智能电视,每一代电视技术的进步,都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就是聚焦战略,但是如果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去研究农业,就属于跨界经营,原有的技术无法应用到新的领域,失败的可能性就比较高。(www.daowen.com)

有一家公司是做卡通形象设计外包业务的,国外知名的大型游乐场委托他们设计卡通形象,先制作出图纸,再由他们交给其他企业生产卡通人物和娱乐设施。他们的技术总监就提出来一个想法:“图纸都是我们画出来的,最后一步就是做生产和工程施工,整个产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让别人挣去了,我觉得太可惜了,现在政府在推动特色小镇,我们也建一个卡通小镇吧。”老板也觉得有道理,但是心里没底,就让这位总监先尝试一下。紧接着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与一个镇政府合作,批项目,投资金,盖工厂,买设备,招工人,做产品,建工程,战线越拉越长。由于是全新的业务方向,资金预算、人才配备和管理能力都有些跟不上,最后这位总监只能亲自到现场和工地督战,本职的设计业务也顾不上了。经过两年的挣扎,项目没有成型,公司投入的1000多万元打了水漂,还要偿还银行贷款,这个创新以失败告终。因为做设计与做生产,做生产与做施工,做施工与做运营,都不是一个专业,业务链条太长、跨度太大,自己就掌控不了,放着自己的优势不去发挥,专挑自己的劣势去投资,这是典型的毫无意义的创新。

痛定思痛,公司重新检讨并梳理了发展思路:为他人代工是公司的现金流业务,必须要持续做强,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产品的升级延伸,可以尝试文创产品设计与外包生产。大家认为这个创新方向比较靠谱,他们取得了国外卡通文创产品的设计授权与经销权,又与国内一些知名景区和博物馆合作,创作特色文创产品。由于他们的设计技术精湛,外包加工也比较专业,竞争产品也比较少,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经过一年的奋斗,新业务的利润占比达到40%以上,而且增长势头良好,设计总监将功补过,终于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创新。

我们许多中层经理有这样一种心态,认为公司的产品、业务太单调,不想在传统产品业务上做进一步升级,而是想做一些突破性产品和服务,或者看到别人做得好,自己也想去做,其实这可能会给公司挖一个“大坑”。如果不能根据我们的核心能力去研发和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创新风险是一般公司承受不了。理智的方式应该是认真研究细分市场,定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找准潜在的目标客户,然后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完善解决方案,提高服务的附加值,发挥我们的核心优势,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我们鼓励和提倡这种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