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加强对敌经济斗争

全面加强对敌经济斗争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敌经济斗争是全面对敌斗争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和全面斗争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生产发展起来才能积蓄物力,才能更坚实有力地对敌进行经济斗争。

全面加强对敌经济斗争

关于几年来敌寇在经济上对我的掠夺与进攻,已在“对敌斗争”中谈了一部分,这里就不再详谈了,以下只谈几个问题。

甲、我们的对敌经济斗争

根根地创建初期,我们就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市场,创立了一些军需小工厂,为山岳地区(平原因形势严重而停止)的工业建设(特别是兵工建设)奠定了基础。但那时因对持久抗战的物资困难严重性认识不够深刻,经验不够,知识贫乏,未利用有利时机,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吸收物资,掌握必需品,从敌后动员更多的机器、物资,同时严重的民力与物资的浪费,这是形成今天困难的一个原因。

1939年秋季,已注意到反对敌寇掠夺,但是敌后“扫荡”已逐渐频繁,造成了生产困难。山西“十二月事变”后,太行、太岳物价高涨,金融紊乱,币值起了变化,形成根据地经济死滞,物质上遭到困难。

1940年夏以后,根据地经济开始复活,但由于我们对敌我没有很好的研究,再加上敌寇这时加强统制,他们以输出土产赔钱,不如输入有利,以致仇货充斥,剪刀差有所发展。

但整理土杂钞,确立本币,在这个时期有很大的收获。保护法币实行有效果,对外汇还没有注意管理;有的地区以简单行政方法拒用伪钞,但没有摆脱其影响。当敌人对法币打击时,我们外汇又被法币区商人套走,损害了本币的发行与巩固。那时工作重点放在繁荣内地市场上,只注意关门建设,没有深刻了解经济的规律,没有利用敌我斗争所形成的新特点进行工作。1941年春夏太行初步订出了一些比较适宜的统制贸易的办法,其主要精神是在组织输出,掌握外汇,粉碎敌寇对我之必需品的封锁(这时外汇来源已感到恐慌),实行以货易货。秋季步调一致进行统一采购以后,克服了过去一些紊乱现象,减少了投机奸商对我之操纵。特种出口货统制办法实施后,外汇浪费减少了,必需品来源增多了,贸易对公营工厂的扶持加强了,争取到本币币值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

1942年春在太行三个分区内实行粮食统制,在某些点线实行购粮运粮证制度,取消了敌人粮行,反对了破坏分子的捣乱,终于使这一制度在纷乱中建立起来了,开始表现出它的力量。它使本币和农村商品进一步联系起来,稳定了币值,摆脱了法币的牵累。利用白晋线和平汉线的粮价币值差额,从西边吸收粮食向平汉线输出,大大提高了本币的信用,团结了游击区、敌占区的群众,活跃了内地的运输。又因为适当地运用了公粮与商品粮的结合,使一部分公粮成为交换资金参与商业的活动,增强我们经济力量,节约了一些运输费,增加了贸易收入。

1942年夏,税贸合并后,更加强了斗争的力量,使我们能更有效地管理输出入,实行新的统制办法。这时我们已从为输入而输出转变到为开展全面对敌经济斗争而输出,把输出当作对敌斗争进攻的武器,又因采用购运证制,加强对商人的组织管理,走私大减,外汇增多。

10月以后在我强大的政治攻势中,太行党政军民在分局的指示与督促下,统一步调,和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粮食争夺斗争,几个月来,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任务,进一步发挥了商品粮与公粮适当结合的经验。此外,我们还实行了一部分公粮折款征收,虽然折款在粮价计算上吃了一些亏,但配合了整个斗争,发挥了征收与经济斗争相结合的经验,更好地打击了伪钞,降低了外来品物价的(加上灾荒粮贵的原因)剪刀差。但在这些收获的另一方面,我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即本币币值相对提高,根据地特产及手工业品销售遭到困难,从而影响了生产的发展,这是必须设法解决的。

由于我们注意不够,研究不够,再加上经验与必要的知识缺乏,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从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得到些什么经验教训呢?

(1)敌我经济斗争日益尖锐复杂,它在整个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必须加强这一斗争,必须在克服各种困难中加强自己的生产建设,才能更坚实有力地建设自己,破坏敌人的“以战养战”。

(2)对敌经济斗争是全面对敌斗争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和全面斗争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这不仅仅是经济意义的斗争,也是政治意义的斗争,它应发挥什么作用?具体说,就是看破坏敌人掠夺如何,保护人民的利益如何,积蓄物资准备反攻的力量如何?经济斗争必须有军事、特别是政治力量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础就是依靠群众。

(3)财政与经济工作,都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根据地力量的。正确的财政政策能保证经济的发展,与对敌经济斗争的胜利;而经济斗争与建设的开展,又是保证扩大财政的力量。这两者的有机正确配合,为着一个总的目标,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4)统制贸易、货币斗争与发展生产,是对敌经济斗争的三个不可分的环节,并且还要互相照应,从总的利益上来着眼,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这三者各自发展的规律与斗争的艺术,还要善于掌握它们相互间的影响与关联。只有加强统制贸易,组织输出入,才能粉碎敌人对我封锁,巩固本币币值,给生产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生产发展起来才能积蓄物力,才能更坚实有力地对敌进行经济斗争。因此发展群众性的生产是关键一环。

(5)由于经济上的变动迅速、复杂,对人民的关系,应加强联系,组织的力量越多,配合越紧,力量就越大,才能不给人留下空隙。今后各区要经常互通情报,交流斗争经验,注意敌人的动态

(6)敌占城镇我占乡村,敌最缺乏的是粮食与原料,我们要组织起人民反对敌人掠夺,加强粮食和原料的控制,便可以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困难,破坏其“以战养战”的战略计划。同时我们也要力求自力更生,摆脱对城市的依靠。

(7)战争的发展部分改变了过去经济上的一些规律,又出现一些新的复杂的情况。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这些情况与规律,便可以发现许多矛盾,并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削弱敌人,加强自己;反之,我们忽视这些矛盾,便会给敌人、奸商以空隙利用,损害我们。“有便宜不占,便要吃亏”,经验说明了这一点。

(8)要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才能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一致起来与敌人周旋,克服更严重的困难。今后经济斗争将日益尖锐复杂,敌人整我们的办法更加狡猾;因此我们要注意隐蔽力量,尽量避免大肆喧嚷,以利麻痹敌人,欺骗敌人,稳中求胜。

乙、1943年的形势与我们的工作方针

1943年敌我都遇到严重的困难,严重的灾荒威胁着我们,更威胁着敌人。敌人在第五次治运中虽抢到一些粮食,但基本上不能解决城市居民与工业生产的问题,配给制、低物价政策基本上不会取消,还要更进一步加强。在我们的破坏与人民的反对下,可能在一定时期,部分敌区作法上稍有改变,但不会放弃打击我们的妄想。

在敌我都遇到困难,与战争对我有利的情形下,敌人必然要作垂死的挣扎。但敌占城市粮食恐慌、交易死滞、物价高涨、工商业倒闭的局面无法挽救。

特别是希特勒苏联、非州〔洲〕的失败,伪钞币值会加速跌落,在某些游击区可能会被我们赶走,在某些接敌区会出现冀钞、法币、伪钞的混合市场。总的趋势是本币流通的区域逐渐扩大,伪钞流通区域逐渐缩小,这是可以肯定的。也有一种可能,敌人为稳定其金融,改变花样发行一种新钞,同时也可能短暂的抛出一些物资稳定一下伪钞币值,但不论如何,伪钞币值之跌落是不可能挽救的。在灾荒没有渡过之前,我们根据地和敌占区粮价总是看涨的。但由于我占乡村,敌占城市,粮价涨势不相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发展敌我区之间的商品交流;可以利用我们市场物价平稳,吸收一部分必需物资;也可能吸收敌占区一些工人来根据地就业。根据这种形势,1943年我们应该确定这样的方针:

开展全面经济斗争,反对敌寇掠夺粮食和棉花,积蓄物质力量。

除在根据地加强生产建设外,在游击区要发展物资交流,破坏敌人的封锁掠夺与配给制,从各方面去争取群众。

在敌占区发展“走私”,帮助游击区与根据地,打入伪组织的统制机构,紊乱其秩序,增加其困难,削弱其统制。这一切工作都要表现在打倒伪钞与巩固提高冀钞上。把伪钞赶到据点里去,贬低其币值,使其在某些敌占区不能顺畅流通。扩大冀钞流通范围,维持物价稳定,使几个战略区能连接起来。

很好注意敌占区企业与铁路交通工作,不仅争取工人,也要注意争取个别资本家和我们联系,或来根据地营业。这样做在今天是削弱敌人,在反攻时是防止敌人的破坏,以便在战后能迅速恢复发展生产、稳定秩序,增加和平建国的保证。

丙、组织与发展物资交流,团结敌占区广大群众

统制贸易,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讲,便是组织与发展敌我间物资有计划的往来。和敌占区根本断绝往来不仅是不可能,而且对我还有害。因为那会帮助敌人的封锁与统制,分割根据地之间往来。同样,若是无组织无计划的往来,也会对我不利,便利敌人掠夺吸收我们的物资,倾销他们的货物。

针对敌人的物价政策,我们要争取有利的交换,要争取以少换多,以粗换细。不得不卖给敌人的物资也要研究,最好在比较有利的地方去卖给他,这既可增加我对敌斗争力量,也可以使人民从运输上得些收入。要晓得只就经济利益的部分还不能说明全部的利益,要从全局上各个战略区间的关系比较上来计算,要从对政治、军事、群众利益整个来计算,从巩固根据地的整个利益来计算,别为局部的一时的小打算忽略大方面,这会吃大亏的。我们是用有利交换去逐渐削弱敌人,达到困走敌人的目的。

输出输入都是斗争,一定的输出是一个武器,因为它会带给我们许多好处。

货币币值之间的变动,虽然大体上会和商品间变动相一致,但总是参差不齐的。我们要运用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在一定时期,着重输出,在另一时期又着重输入,如伪钞币值虽跌而物价尚未大涨之时,便应抓紧时机适当输入,对于涨价速度不同的商品,也应该采用这个办法。

强化物资的管理,才能增强统制的力量。我们实行对物资的管理基本上并没有超出“对内自由”的范围。因为对内自由是在抗日政府法令政策下的自由经营。我们的法令政策是保障人民人权、财权的,是保护群众利益的,它和敌人的统制配给制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敌人的统制配给是为了掠夺,而我们对某些物资采取一些简单管理的手续,是在便于引导群众对敌斗争,并不是强买强占。我们的管理,只要经过对群众的解释,与适当的组织工作,便会使群众从实际中感到好处。合作社的发展,群众的觉悟会增强管理的力量。游击区要贯彻统制贸易新办法,切实掌握外汇,在伪钞不断下降时,对外贸易要逐渐转移到以冀钞为本位(太行已实现)。敌人不实行配给的游击区,我们应设法解决其必要品的供应,除了由根据地运用部分物资外,还可以设法利用在配给区的村庄换进部分配给品,我们可以供给他们伪钞并帮助他们去买货。这既可以扩大冀钞市场,又可以使冀钞掌握这些村庄的物资。但这只能利用合作社去组织,不能用别的方式。

利用上述游击区这种村庄去开展敌伪配给制村庄的工作,争取他们帮助,进一步打入敌占区配给机构,利用各种关系与方法,买出多余的配给物资,经过合作社的手卖给群众,这就容易与冀钞发生关系,也可以扶持游击区里的合作社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对伪组织人员进行政治攻势,使他们松弛封锁,便利群众往来,发展敌伪配给机构里面的两面派并给他们一些利益,争取更多地帮助我们。

在平原游击区里要注意对原有牙纪的掌握与改造,要使他们适当减轻对农民的剥削,用隐蔽的形式给我们服务。立刻取消牙纪,对我们是不利的。在能够组织交易的地方组织交易所。交易所的任务在于使一切交易通过我们改造了的交易员,这样可以使冀钞扩大流通范围,可以征税,可以掌握外汇。同时我们还可用一部分资金在交易所中活动,又可以发挥经济上的力量,依靠交易所在附近开展合作社工作。交易所是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组织,要接受上级工商系统与同级政府的两重领导。平原地区要掌握好外汇,才能有效的抵制仇货的走私入口。

由于敌我在经济上的斗争,可能降低商业者的利润,中等以上商人业务要缩小,小商人游击化、投机化。最近,发现有不少流氓化的商人,他们有时可能对敌有利,对我不利,有时又可能对敌对我都有利。我们对他们的交往必须有区别地对待,扩大他们对我有利的方面,缩小对我不利方面。不取缔非法行为,便不能保证合法行为,没有对他们的适当斗争,最后也难以团结。利用敌伪组织人员做生意要注意“朋友是朋友,买卖是买卖”万勿混搅一起,结果反倒因利害而破坏了关系。和这些人打交道应采取“先小人后君子”的态度,让他明确的认识,我们和他们做交易对他是有利的,不可含含糊糊,自己吃亏,人家反不领情。

丁、粮食斗争

严重的灾荒,没有一定数量粮食的准备,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将难以维持。粮食是我们的生命,也是今后敌寇掠劫的主要对象。因此今后若不能阻止破坏敌寇的掠夺、抢劫,便很难保证我们军民食粮。(www.daowen.com)

粮食是农村中主要商品,它的价格高低往往影响到各种物价,影响到工资,影响到工商业的成本变动。中国历史上粮价秋贱春贵的情况,是农民受封建剥削的一个重要因素。粮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又是动员广大群众,特别是许多敌占区(缺粮的地区、种棉花的地区)的群众反对敌人封锁的有力武器。为此,我们必须达到:

(1)保证军民食粮,反对敌寇掠夺。

(2)稳定本币币值,合理调剂民生。

(3)加强对敌经济斗争的力量。

边区工商管理总局掌握了太行粮食西贱东贵的这一特点与历史上自西向东流的这一规律,从西线买粮调剂到东线,收到不少的效果,但这一作法它本身也带来一些矛盾,西边买得多,粮价就涨,东边卖得多,粮价就跌。若不注意,是会逐渐减少差额的。这就说明任何特点、规律,本身都在发展,我们必须有所预见,才能发现新的道路。一成不变,定要吃亏。

各地区可运用这一方法,研究各地的商情历史。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城市贵乡村贱,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特点,以制敌人。

从粮价贱的游击区、敌占区吸收粮食,是有季节性的,并且由于敌我斗争之形势带有非常复杂的变化,要利用敌伪抢劫粮食对群众的威胁,动员他们藏好粮食,必要时把粮食卖给我们,在价格上要主动给点优待,同时要抢在敌人的前头。要严密提防敌人以虚假的高价来欺骗群众。当敌人一时停止收买时,我们则可在不刺激敌人的条件下尽量购买;当环境不利时,则加强小贩的购粮活动,同时利用伪军伪组织人员,公开地、隐蔽地配合这一斗争。我们的目的不仅要吸收粮食,也在附带打击伪钞。

合理的粮食调剂才能保证收购与出卖。调剂的目的使缺粮者能买到粮食,使粮价平稳,不致于被囤积走私者利用。因之在灾区、缺粮区应该根据需要调剂量、群众的购买力确定调粮总量,由政府统一发给购买证,到指定的调剂所购买、没有证的只好买高价粮。售给工商业生产者、作坊等粮食,价格可便宜点、手续要简便,而且只能在一定地区实行,目的在掌握粮食,保证不至形成走私。

对游击区、敌占区的粮食出售,着眼于全面工作的发展,着眼于争取群众。不同村庄、不同对象、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供给数量与价格,应该根据形势来办,不能每日平均若干。要千方百计提高伪钞粮价、稳定冀钞粮价,争取驱逐伪钞,扩大冀钞流通范围。

公粮与商品粮食的结合,已发生一定的作用,再配合征款则更可以起一时缩紧流通之效,并可把难征的敌占区粮食变款征回。但这一结合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要很好注意保证军食,不然价格变动就危险。假若我们能从人民负担上多收点公粮或节约出若干公粮,看准时机、拿出调剂,会更直接更有力地缩紧通货。

确实管理掌握粮食是渡过灾荒重要环节,利用粮食的运输又可给灾民增加一点收入。加强粮食管理的机构,动员党员与公正人士去调剂所工作,发动群众对粮食调剂工作的监督。把反走私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就能发生好的效果。

戊、进行货币斗争,巩固本币

货币的膨胀与它的币值(即购买力)成反比例的发展,也就是说货币的膨胀指数与物价指数成正比例发展,但是由于统制力量,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影响,这两者的发展显然是异常不协调的。这就是说,当货币膨胀程度大了一倍的时候,物价指数不一定也高涨到一倍,同时发行的数量只能是通货膨胀程度标志之一,我们还应认真研究流通范围的变动,商品流通速度与数量的变动,商品总交易额的变动,人民贮藏等等,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在货币发行多的地区之物价在一定时期反会比发行少的地区之物价为低,从这里我们了解到货币是各种力量(主要是经济力量)的标志之一。

货币是力量的代表,本身又是斗争的武器之一,各个货币所代表的力量是经常在变动,所以就决定了币值一般的不够稳定,由于战争的发展总的趋势是趋向于币值的跌落,斗争力量的消长与形势变化的复杂,又决定货币斗争的复杂。从各方面看起来,敌后货币斗争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特点:

(1)土货出口旺盛时,征收季节时,本币币值高,反之就要下跌。

(2)币值(购买力)严重的不平衡。

(3)各种货币的币值(购买力)虽大体上决定各种货币之间比值,但又与比值不完全一致,存在着差额。

(4)各种货币的比值(即所谓比价)严重的不平衡,经常存在着差额,而且在经常变动。

(5)由于各种货币所控制的地区经济上有很大不同(如敌占城市我占乡村、冀南产棉、冀鲁豫产牲畜),因此,不同的季节,就带来对不同货币以不同的影响。

(6)各种币值之比,不能单在指数上看,还要由其发行及所依靠之经济力之比,作为比值之真实标准,依据这些标准来看敌我斗争的胜败。

(7)货币之间的斗争,因为各自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策略,同时也有不同的关系,即斗争主要对象与次要对象火力比重不同,因此就决定了几种比值之间不能完全成为恒等式,而产生了差额与矛盾(如1元伪钞等于2元冀钞,1元冀钞等于4元法币,但1元伪钞未必等于2×4=8元法币),这些差额与矛盾,虽然是随着它基本上恒等式来发展,但发展是一个过程而又是经常在与它游离的,所以这一差额与矛盾的存在便又成了经常的现象。

以上仅只是经济的常识,也是我们摸到的几个特点(当然只是一部分),我们应善于掌握住这些特点,研究变化的规律,利用这些矛盾,进行货币的斗争来巩固本币,打击伪钞。

巩固本币的基本意义,便是争取物价稳定,不受其他货币的打击而遭受损害;币值的巩固才能求得工商业与各种生产的发展。财政预算的保持,除了进行物资管理与统制贸易发展生产以外,我们必须进行货币上的斗争,运用各种货币(连伪币在内)调整差额吸取物资,保护物资,要经常及时调整差额。不但要在各个战略区之间进行,尤其要在小的地区内去进行。要用很大力量创造一个特别有利的地点,创造出新的对我有利之比值,以此来支持其他地区争取平衡发展,再在平衡基础上更进一步创造新形势。我们若不努力,这些存在着的差额、矛盾都会成为敌人与投机者活动的空隙来损害我们。不仅调整差额,更要创造差额,以便利我运用。我们应该进行经常的调剂筹码的工作,紧缩与膨胀有机的结合,以求物价稳定,生产发展。利用征收,发展信用,实行货币贸易斗争,掌握特殊利润,这数者的配合,才能实行根本有效的紧缩。在紧缩通货到一定程度,就要适可而止,开始储备物资以免到下一阶段的继续紧缩。

在游击区、敌占区建立兑换所,发展敌占区以我为本位的欠条,这是变相的把冀钞打入到敌占区去,在许多重要点上应经常准备一部分资金,进行经常的小规模的斗争,以求币值稳定。并可以发展汇兑,很好的利用商人里的革命两面派,在某些据点里也可实行汇兑。

打击伪钞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不仅需要照顾各个地区不同的影响,尤要注意物资往来、生产发展的影响。伪钞是要经长期涨落落涨而下跌的,今后又因为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影响会出现骤跌骤涨的现象,我们不能为一时现象所限制,要从发展来确定具体的措施。我们打击伪钞不仅要使其币值贬低,尤其重要的在于经过币值之贬低与不稳逐渐缩小它的流通范围。须知流通范围的大大缩小,便是更有效的贬值。利用货币斗争及全面斗争的发展,利用敌人对伪钞之支持这些矛盾,经常注意到掌握它的一部分去吸收物资。在两面派的村庄,应注意到当敌人征款时,我们就应该准备伪钞,去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避免群众争买伪钞,以致贬低了我们的币值。同时,严防敌人征收冀钞,对我进攻。我们要尽量多掌握商品交易使它与冀钞发生联系,以驱逐伪钞,争取冀钞在实际上的本币地位。某些游击区甚至个别敌占区,群众已有实行“公开买货暗地交钱”的办法,把伪钞赶到据点里去;在有些地区作到以冀钞为主的混合市场,在根据地、游击根据地与某些我占优势的游击区作到完全冀钞市场。

保护法币的政策,应根据敌人对法币策略的变化,法币对我之不同影响,而有灵活的作法。当敌人吸收法币时,我们的保护的目的,在于使敌人不能获得法币;当敌人倾销法币,吸收物资时,我们就要严禁法币的流通,同时推出法币打击敌人的阴谋;当敌人利用法币损害冀钞时(或者是占领市场或是货币投机),我们则应利用吸收与倾销的灵活结合去对付。总之,我们必须要尽量避免敌人利用法币对我之损害,同时要善于利用它,才能向伪钞作更有效的斗争。从目前看来,根据地、游击根据地、我占优势游击区的法币,必须严加保护,认真确立我们的本位货币。大体说来,这些地区应该采取下列几个步骤:

(1)首先掌握主要商品,或是公营或是掌握交易所,使主要商品与本币发生联系,并维持物价稳定,使法币从商品交易中退出去。

(2)行政上禁止使用,深入动员宣传,必要的处罚。

(3)折价兑换,使人们了解保护法币的意义。

(4)即刻将收兑的法币拿到有利地区吸收物资,巩固本币。

(5)必须利用一切努力,维持本币物价,物价稳定,有计划的发行,万勿走一步算一步。在一定地区有计划的一次占领市场,若不能在较低物价的基础上去发行,我们今后将难以有力的维持物价。

己、组织与领导的一元化。

“时间”在经济斗争上具有重要意义,时机错过会招来严重的损失,行政区划往往不能与经济上自然区划完全一致。因此,就要求高度的一元化领导,要求全面性的斗争与地方性的斗争更加紧密配合。经济部门里工商系统与银行系统机构,可以挂一个牌子,会计分开核算,但应该以一个监察委员去组织结合。工商局与银行财政任务可以统一,以收到有力及时斗争之效。行署级、分区级及个别县级政府,可建立财经委员会,统一领导财经工作。财经部门负责各自部门的情况研究和材料搜集,与其所负部分任务的具体执行。边区政府、行署应成为全面领导掌握政策的机关,重点可放在分区和县上。有关全区性的斗争布置,下级党与政府应保证实现;有关地方性的工作,经济部门必须执行地方的统一决定。严格执行党与政府关于经济部门双重领导的决定。

北方局所提出经济部门建立监察委员制度,试验结果已见成功。监察委员是党在经济部门的代表,它在保证提高干部政治质量上,在业务思想教育上,在政策掌握上都收到了好的成效。对经济部门的同志,党应该加强政治教育,转变忽视轻视这一部门工作的观点,纠正那种只有事务干部才派到经济部门的观点。应有效地加强财经部门的力量,各个战略区应有计划地实行财经干部相互交流。我们在这方面应有更多的关心与努力。这不仅从今天现实上来看,尤其从战后建设上来看都有深远意义。应该承认我党缺乏这方面具体的知识与斗争经验,因此,从现在起,就应把培养财经干部重视起来,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财经干部本身要加倍注意学习,钻研业务,积累经验,使自己成熟起来。现在抗战形势是好的,党组织的一个任务,就是着手准备经济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寻求战后经济建设上的具体道路与方案,使我们不致在伟大时期到来后再去摸索,贻误宝贵的时光!

选自《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