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学中学生:中国首本中学生科普杂志

科学中学生:中国首本中学生科普杂志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国家受到日本侵略,我们青年学生都有爱国救国思想,我们认为国家的贫弱落后都是因为科学不发达,所以就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思想。为了有更大的力量,除了自己读书学科学以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个“新中国科学建设协进会”。此后,为了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还办了一本《科学中学生》杂志,这是中国第一本中学生科普杂志,向中学生输送科技知识,同时读者也是我们协进会的候补人员,当时考虑还是很长远的。

科学中学生:中国首本中学生科普杂志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南京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读书,当时学校内迁到歌乐山,1943年我从学校毕业。那时国家受到日本侵略,我们青年学生都有爱国救国思想,我们认为国家的贫弱落后都是因为科学不发达,所以就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思想。为了有更大的力量,除了自己读书学科学以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个“新中国科学建设协进会”。成立后,我们散布在西北、西南等后方的同学作为带头人,在各个大学发展会员,当时发展了200多个会员,我是负责人。

这些人联络起来干什么呢?那时候的理想很宏大,我们希望根据各自所学,将来团结互助,创办实业,学工业的就办工厂,学农业的就办农场,学医就办医院,学科技的就办科技大学。此后,为了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还办了一本《科学中学生》杂志,这是中国第一本中学生科普杂志,向中学生输送科技知识,同时读者也是我们协进会的候补人员,当时考虑还是很长远的。但是因为时代变迁,有些工作没能很好地延续下去。(www.daowen.com)

我们开办了一家工厂,因为一个团体要发展,没有经济条件是不行的。当时同学们都没有什么钱,我们就在茅草房里弄点汽油桶搞化工。要积累资金靠几个汽油桶和几间茅草房肯定是不行的,我当时正好有个发明得到了经济部下属单位的专利,不用硫酸就能制造硫酸铵。这个产品是支援抗战的重要物资,因为当时缺乏汽油,汽车都用酒精,而酒精的来源大多靠内江的糖厂,用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而发酵就需要一种氮化物,当时没有硫酸铵,发酵就不成功,酒精就出不来,所以硫酸铵的价格都是以金条计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当时的发明对支援抗战有一定意义。当然,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对国家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赚取了利润。那时候我们的工厂叫亚光化学工业公司,在现在的江北区董家溪,当时用土法子做的硫酸价格很贵,我不用硫酸来做硫酸铵成本就低了,从而累积了资金。随着抗战胜利,硫酸铵开始大量进口,很多化工原料也有了,国产的没有进口的质量好,我们的工厂便停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