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斯多噶哲学:情绪与概率平起平坐

斯多噶哲学:情绪与概率平起平坐

更新时间:2025-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爱诗的人认为卡瓦菲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根据传说,战败后的安东尼众叛亲离,连坐骑都投奔敌人屋大维。安东尼,不要因空洞的希望而堕落。情绪起伏时,坚定不为所动。这才是斯多噶哲学的真正意义,它要人与概率平起平坐。20年后,卡瓦菲患喉癌濒死之际,并没有展现诗中精神。

如果现在还有斯多噶学派哲学家生存着,他会觉得卡瓦菲的诗很能代表他。许多爱诗的人认为卡瓦菲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卡瓦菲出生于19世纪末,是希腊亚历山德里安城的文官,以古典和现代希腊语入诗,深受西方文坛瞩目。对熟悉中产阶级价值观的通俗剧(如狄更斯小说、浪漫诗)及维瓦尔第歌剧的我们这些读者来说,卡瓦菲提供了古典的慰藉。

在杰奎琳·肯尼迪(Jackie Kennedy Onassis)的葬礼上,她的最后一任男伴坦波斯曼(Maurice Tempelsman)为她诵读了卡瓦菲的诗作《神抛弃安东尼》(Apoleipein o Theos Antonion),令我十分惊讶。此诗描述安东尼在与屋大维(Octavius)的战役中败北之际,连一向庇护他的丰饶之神巴克斯(Bacchus)也背弃了他。这是我读过的最具教育意义的诗之一,动人之处在其展现了如此高贵尊严的美感,也在于它以温和具启发性的语调,对刚遭逢变故的人提出忠告。

根据传说,战败后的安东尼众叛亲离,连坐骑都投奔敌人屋大维。诗人请他向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亚历山德里安城告别,不必为自己的厄运悲泣、不要否认一切、不要以为耳朵和眼睛欺骗了自己。安东尼,不要因空洞的希望而堕落。安东尼:

情感震颤之际,只要倾听,毋需如懦夫般哀求怨叹。(https://www.daowen.com)

情绪起伏时,坚定不为所动。有那些情绪反应并没有错,也不失尊严——人生来就有情绪。错的是不能像英雄般,或至少像个有尊严的人那样挺直腰杆。这才是斯多噶哲学的真正意义,它要人与概率平起平坐。卡瓦菲的诗的魅力和传达的信息无可挑剔,但我忍不住想要冷嘲热讽一番。20年后,卡瓦菲患喉癌濒死之际,并没有展现诗中精神。他已因外科手术而无法发声,却动不动就作哭喊状,且紧抓住来探病的人,不让他们离开病榻,实在有失尊严。

我们来谈一些历史。前面说过,斯多噶哲学其实和我们所以为的坚定不移不甚一致。斯多噶哲学原为一种知识运动,由腓尼基裔的塞浦路斯人、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Kitium)倡导。到了罗马时期,它发展成为重视美德的一种生活形态——在古时候,美德(virtue)的意思是指价值(virtu),相信美德本身即是其报酬。崇尚禁欲者如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士绅,发展出一套社会模式,它的信条可以汇总如下:禁欲主义者乃集智慧、正直、勇气于一身之人,无畏于生命恶作剧造成的伤害,因此不受生命起伏波折的影响。但是事情总有可能走上极端,严峻的卡多认为表现人的情绪有失他的身份。塞内加(Seneca)写的《斯多噶哲人的来信》(Letters From a Stoic)一书,有较富于人性的一面,可读性极高,我常买来送交易员朋友;塞内加后来也为命运所困,自行了结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