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荣氏家族:实业兴国的典范

荣氏家族:实业兴国的典范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建成保兴面粉厂,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1949年,国民党政权倒台前夕,荣氏家族内部出现了大震荡,由此走向低潮。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弱冠之年就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先后在无锡茂新面粉公司任助理、经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任董事,上海三新银行任董事、经理,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

荣氏家族:实业兴国的典范

(一)荣氏家族简介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其伯父荣宗敬和父亲荣德生被称为荣氏兄弟,他们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1901年起,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二)家族历史

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荣氏鼻祖,荣启期(前571—前474)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汶上县北)人,终年97岁。荣启期为荣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曾为孔子师。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战乱中,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荣宗敬、荣德生的父亲荣熙泰先生。他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铁匠铺当学徒,成年后在外给人当账房先生、师爷,勉强养家糊口。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荣宗敬7岁入塾读书,14岁到上海南市区一家铁锚厂当学徒,1887年到上海源豫钱庄习业,荣德生以哥哥为榜样,15岁乘着小木船摇进大上海,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做学徒。1896年荣氏兄弟和父亲一起在上海开了一个广生钱庄,荣宗敬任经理,后兼营茧行。荣氏兄弟在经营上稳妥,从不投机倒把,不到两年便掘得了第一桶金。荣德生南下广东后发现了面粉行业的商机,他和荣宗敬兄弟俩一拍即合。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建成保兴面粉厂,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1914—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量占到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1949年,国民党政权倒台前夕,荣氏家族内部出现了大震荡,由此走向低潮。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实现了新的复苏。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荣尔仁、荣德生的女婿李伟国、荣鸿仁等荣氏第二代传人都曾在荣氏企业身居要职,是荣宗敬去世后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几个主要推动者。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是荣家第二代六兄弟之一,荣智健是荣家第三代传人,荣明芳是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独女。

(三)主要业绩

1901年荣氏兄弟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一厂,任批发经理。1905年,又与张石君等7人集股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1909年任该厂董事长。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1915年4月兄弟俩退出振新纱厂,在沪招股创建申新纺织厂,荣宗敬自任总经理。1917年3月起,荣氏兄弟又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并在沪设立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量的1/5。在事业有成的同时,荣氏兄弟还致力于家乡教育公益事业。自1919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小学、竞化女子小学、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补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大公图书馆,同时增设分设校内面粉、机电化工数理、商业、农业等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 200多人。他们还在无锡和常州集资建造大小桥梁88座。1929年又在无锡小箕山购地建造锦园。1926年后,荣宗敬曾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战初,为维持企业生产曾参加“上海市民协会”,不久即移居香港;1938年2月10日在香港病逝。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江南国土相继沦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只有租界内的工厂维持生产。次年5月,荣德生由汉口来沪,深居简出,唯以搜购古籍、字画自遣,亟盼时局好转。1941年,日商觊觎荣氏纱厂,由汪伪实业部派员与荣德生商谈,要他将申新一、八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当即遭到严词拒绝。汪伪外交部部长褚民谊只得亲自来沪,假国际饭店邀请荣德生面谈。荣德生由其子尔仁代往,说明其父不变初衷,不出卖工厂和人格。褚民谊却厚颜无耻地说:“中国的半壁江山都给日本人,何患小小申新两个厂。”并威胁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荣德生闻言,凛然言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发生在高恩路(今高安路)荣德生住宅门前的一次被绑架案,是在1946年4月25日。那天,荣德生准备去总公司,离家门不远即被数名穿制服匪徒架上汽车而去。他们使用的是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当时,舆论哗然,认为是军事机关与匪徒串通作案,上海当局被迫出动军警“侦破”。结果,荣德生被放回,并退还部分被敲诈的款项。据说还枪决匪首8人。荣家为“酬谢”军警当局和有关方面,先后付出60余万美元。(www.daowen.com)

1948年,国民党统治已成土崩瓦解之势,有资产者纷纷离开大陆,荣氏家庭也面临抉择。在一片离沪声中,荣德生专程从无锡来到高恩路住所,明确表示“不离开大陆”,并阻止三子将申新三厂拆迁台湾。解放军渡江前夕,他派代表与共产党联络,迎接解放。

(四)荣毅仁事迹简介

荣毅仁(1916—2005年)早年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启蒙教育。弱冠之年就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先后在无锡茂新面粉公司任助理、经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任董事,上海三新银行任董事、经理,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1956年,他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1957年后,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在“文化大革命”中,荣毅仁身处逆境,英雄无用武之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成立了国务院直属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当首任总裁,聘请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顾问。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重点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中信公司提出了向海外发行债券的办法。仪征化纤厂以突出的效益证明中信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次集资创举被称为“仪征模式”。中信公司以后数年间先后在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发行了多次不同币种的债券,为中国工业化争取到了宝贵的资金援助。

在对外发行债券的同时,中信公司大胆地开拓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在中信发展成为其一大重要的业务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CITIC发动了收购香港之战。香港媒体一片惊呼:中国赤色资本家荣毅仁“收购香港”。投资于香港的中国资本系统企业实际已超过1 000家,其投资总额超过250亿美元。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选举荣毅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这位76岁的红色资本家又重新扮演起政治家的角色,把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王国交给了他的助手魏鸣一和王军

(五)对荣氏家族的评价

荣氏家族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荣德生的立身治家之道,就是孔子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荣德生先生说:“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而天下平。吾辈之办事业,亦犹是也,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他认为要提高生产率,除增添新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外,还要从“人工”出发,加强人事管理,视人为生产力之第一要素。他说:“余在工厂所经营,所请人非专家,以有诚心,管人不严,以德服人,顾其对家对子女,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即算自治有效。自信可以,教范围各厂仿行。”他坚持“以德服人”的思想原则,果然奏效。“是年茂新各厂有利,福新各厂亦有利,申新各厂有利无义者参半”。(《采农自订行年纪事》)这种运用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的管理思想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被管理者内部的关系,形成一个力量集中的生产者群体的做法,与一般以单纯改进操作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做法,是不能比拟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