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探讨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探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的这种混乱局面主要是“公地悲剧”所造成的,公共资源的使用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比公海捕鱼问题要严重得多。如果不尽快制止,能源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将是不可挽救的,公地悲剧来自于下面的一个寓言。其实在世界各国几乎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一定程度的“公地悲剧”。实际上,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它自身使用的负外部性。在公共物品的场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失灵。这种过度,实际上是因为价格机制的调节失灵所造成的需求过度。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探讨

案例15.3 为什么会出现“公地悲剧”?

乱挖滥采,对煤炭资源是最严重的糟蹋。如果不尽快制止,统一开采,统一加工,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越发严重了。目前的这种混乱局面主要是“公地悲剧”所造成的,公共资源的使用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比公海捕鱼问题要严重得多。如果不尽快制止,能源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将是不可挽救的,公地悲剧来自于下面的一个寓言

在北方的一个草原上,住着许多牧民,牧民都有自己的羊群。开始的时候,牧民都在草原上放牧,羊在草场上吃草。那是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牧民们在公共的草原上放牧养羊,肥美的牧草养肥了羊群,也使牧民们过着相当幸福的生活。但是,时光在流逝,这里的人口在增加,草场上的羊也在增加。由于羊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土地是固定的,草场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里的草场上,土地变得寸草不生。由于共有土地上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的荒漠化,羊饿死了,人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这就是所谓的“公地悲剧”。

目前的资源乱挖滥采行为就相当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社员们,家家户户养猪养羊,故意放到生产队里的麦田里去吃麦苗。结果是,“吃在外,省在家,卖的钱,自己花”。这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地悲剧。其实在世界各国几乎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一定程度的“公地悲剧”。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公地悲剧呢?当然是过度放牧。草吃干净了,连草根也没有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荒漠化。避免草场的破坏需要所有牧羊人的集体行动,但是没有一个家庭愿意为了共有草场的繁茂而主动减少自己羊群的规模。正像没有一个小煤窑的主人为了保护煤炭资源自己主动减少煤炭开采是一样的。实际上,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它自身使用的负外部性。当家庭的羊群在共有土地上吃草的时候,降低了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质量。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养多少只羊时,并不考虑这种过度放牧的负外部性。煤炭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同公共草地放牧具有相同的性质:当一个人享用公共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两种途径:一是可以通过政府管制,二是把共有资源变成私人物品。

资料来源:张世贤.经济学演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公共产品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特点,对市场达到最高经济效率都构成了严重障碍。消费者不支付费用也可以消费公共产品,对公共产品也就不存在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适用于私人部门的选择原则——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等原理,未必适用于公共部门。(www.daowen.com)

依据新古典理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本身具有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经济系统达到帕累托效率的功能。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的失灵(市场失灵的几种场合: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外部影响,公共物品)。

在公共物品的场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失灵。这种失灵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有效率的产量难以确定。公共物品的有效率(即最佳)的产量的确定,需要知道每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但实际上,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是不排他的,消费者往往隐瞒需求,免费乘车(free riding or free rider)。因此,难以根据市场供求确定一个有效率的产量。

2.在利用上出现“拥挤(congestion)”。有些公共物品,由于在消费上是不排他的(亦即在收费上是困难的),所以在利用上往往出现过度。这种过度,实际上是因为价格机制的调节失灵所造成的需求过度(上面所提到的“公地悲剧”就属于“拥挤”现象)。

3.定价机制失灵。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意味着,增加消费不会增加生产成本或供给成本,即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既然边际成本等于零,那么,依据边际成本定价规则,价格也应等于零。也就是说,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规则,公共物品不应该收费。公共物品的生产是有费用的,如果不收费,就不会有人生产。有需求,却没有生产和供给,这明显违背了“有需求就有供给”的市场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