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手段完善计划机制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手段完善计划机制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否认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机制的作用,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计划经济,在理论上翻烧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内涵很全面,很科学的提法。不搞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而是实行以利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改造了的”,“变革了的”“计划经济”。计划是中长期的,有弹性的,计划内容要变,这就是说:还要做好“计划”这篇文章。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手段完善计划机制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否认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机制的作用,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计划经济,在理论上翻烧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内涵很全面,很科学的提法。

市场要和计划相结合就如现代商品经济包含有计划,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更要有计划。

第一,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式固有的特征是自发性,盲目性;其表现是供需、产销的脱节,价格的波动,结构的失衡;但是市场机制又对它进行调节,使之均衡,从而,这是在不均衡中实现均衡的自发机制。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盲目性的激化表现为严重失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周期性危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也会有其经济运行的自发性与盲目性,会带来大的失衡,特别是在主观指导失误,经济过热下,会出现大的经济波动,某种“危机”现象的可能性,一些再生产的失衡,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矛盾,因此,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盲目性,需要有计划机制来加以制衡。

特别是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现阶段低的生产力水平之上:农村是分散性强的数亿小生产作坊;城市是分散性强的小企业,因而,实行市场经济,“一放就乱”的情况是会有的,对这个“乱”要正确对待,一方面不能将“一切自发性、盲目性”(价格波动,一定的重复建设,股票投机),均作为“冲击计划经济”来看,另一方面的确要加强宏观管理,借助计划功能的发挥,对这种盲目活动进行限制和引导,并实现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有序,防止恶性通胀、经济市场风潮、销售危机、生产滑坡、大量失业及其带来的社会震荡。

第二,市场缺陷。市场调节是短期利益驱动的调节机制,企业追求短期的利益极大化,对于投资大、投产周期长,利益一时看小的长期的发展如科技进步,反应淡漠,因而社会进步的长期的目标,要由计划机制来保证。此外,短期利益驱动的市场机制也不能实现社会公益的目标,如环保,公害之清除,福利性的事业(如公园、公共卫生体育图书馆、文教等)。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社会进步的社会宏观环境、福利条件、文化进步的各种目标,需要有计划机制来加以保证。(www.daowen.com)

第三,市场机制调节的是一个个企业分散性的决策和生产。当然,市场调节也可以导致联合化、大生产;但是也往往因资金分散,这类企业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更大规模联合的生产,如航天原子能、核潜艇、导弹,等等。

搞社会联合的大生产,办几件大事,这正是公有制的优越性。这种集中的、办大事业的优越性就是借助于计划经济来实现的,例如对国防、航天、航空、尖端科技等大企业,还是要实行“按照计划来进行的生产”,包括必要的指令性的生产计划和物资调拨和国家定价。

以上三条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其生产目的是全社会的、全民的利益,全社会的发展、进步,它需要利用新市场经济之利而去其弊,因而,它在实行市场经济中,更要利用计划手段,要强化计划机制,要争取和保持经济发展、运行的有计划性,实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可见,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否定计划经济,理论上翻烧饼,而是要有效利用与发挥计划经济,因而,就是(1)不搞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用行政手段的“中央计划经济”。(2)不搞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而是实行以利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改造了的”,“变革了的”“计划经济”。(3)计划是中长期的,有弹性的,计划内容要变,这就是说:还要做好“计划”这篇文章。现在听说,计委一些职能部门,人们不安心。机构必要精简,职能仍要发挥,只不过要改变方法。因而,不必人心惶惶。市场经济体制中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包容有计划,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在于市场机制能更大程度、更大范围与计划相结合;或者说,“计划性”更强,计划机制使用得更充分,计划要管好宏观,引导好微观,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