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百年航运:扬帆四海的介绍

百年航运:扬帆四海的介绍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的发展始终与航运的兴衰密切相关,“津门古渡,百年航运”,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航运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拥有全球最大港口、最大航运企业和最大集装箱船,可以扬帆四海的航运大国。天津市和平区政协牵头编辑的《天津百年航运》一书,内容丰富,史料珍贵,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百年航运:扬帆四海的介绍

濒临渤海,“地当九河津要”的天津,是海河水系中唯一一座依河傍海的城市。天津的发展始终与航运的兴衰密切相关,“津门古渡,百年航运”,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话题。

千百年来,海河水系与海河入海的渤海湾地区,是中国北方航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河主要支流沟通南北,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运能资源,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

在古代,天津地区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内河航运。3世纪初的东汉末年,为配合北上征讨乌桓的粮秣运输,曹操率军开凿了几条人工河道,使天津平原东西流向的河流连接贯通,促进了海河水系河网化的形成。这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了。

与天津城市成长关系最为直接的内河航运始于金代。12世纪中期,金王朝定都北京,其粮食供应来自山东及黄河以北地区。最初金朝沿用隋代运河永济渠,1205年金章宗改凿运渠,自静海独流向东北汇入潞水即今北运河,以达通州;南、北运河与海河成丁字形相交的三岔河口自此形成。

天津地区的海运,自8世纪的唐代始盛。今蓟州区即当年的渔阳一带,是当时的北部边防,每年都有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通过海路运至渤海湾西岸的鲍邱水(今蓟运河与潮白河)入海处,再溯流而上,直抵渔阳前线。

与天津城市成长关系最为直接的海运始于元代。元王朝定都北京后,一切供应“无不仰给于江南”。由于当时河运尚不通畅,自长江口刘家港到直沽的海路,成为运送漕粮的唯一通道,年运量高达350余万担。

无论河运还是海运,船只驶抵直沽都要集中在三岔河口,“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成为直沽航运繁盛和内河港形成的重要标志。

明清时期大运河全线畅通,明代有漕船1万余只、运军12万人,每年所运漕粮达400万担。由于官府允许漕船“附载土宜,免征税钞”,每年还有100万担以上的江南土特产品运到北方。由于天津是“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的水陆通衢,很快便出现“粮艘商舶,鱼贯而进,殆无虚日”的盛况

清代的天津航运更形发达,运河的繁忙较前明有增无已。海禁开放后,闽粤船队应时而至,“停泊连樯排比,以每船五十人计之,舵水人等约在一万上下”。天津本地海船,亦驶往辽东、江浙,甚或朝鲜、日本进行贸易。

1860年,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

随着英、法等国租界的划定以及一批批轮船的驶入,地处租界的紫竹林码头逐渐繁荣。从开埠到19世纪末,天津进口贸易额增加5倍,出口贸易额增加9倍,传统城市蕴藏的经济火花,很快迸发并迅速延烧,不到半个世纪,天津便发展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贸易城市。

20世纪初,海河经过浚治,港区不断扩大,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1927年,仅英国进出港的船舶吨位就比1914年增加了10倍。20世纪30年代初,天津棉花出口量几占全国50%,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60%,均居各港第一。进口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天津面粉进口量占全国的35%,同样居第一位;天津港的进出口总额,已占华北地区的60%。(www.daowen.com)

航运事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著名的外国银行纷纷来天津设立分行,华资银行也在天津大规模发展。中外各大银行大都开设在紧邻海河港区的维多利亚路和大法国路,这两条路是贯通的,即今解放北路,被称为天津的“金融街”。

这一时期,由于天津港的吞吐量已接近超饱和状态,加上航运船舶日益大型化,天津城市由内河港区向海河入海口迁移,已成为航运发展的必然趋势。

天津沦陷期间,日本占领当局为满足战争掠夺之需,开始在塘沽修建新港。到日本投降前,虽仅建成1个规模不大的煤码头和4个杂货码头,但却从这里掠走了一批批华工和大量煤炭矿石。抗战胜利后,新港一度恢复吞吐能力,但至解放前夕,由于航道严重回淤,新港成为“死港”。

天津解放后,新港回到人民手中,港区中心开始定位于塘沽的海河口;当年繁华的海河沿岸港区,在改革开放后改建为海河公园。

如今,雄踞于大沽口南北的天津港两大港区,已从1952年重新开港时年吞吐量不足74万吨的浅水小港,发展为年吞吐量突破3.5亿吨的综合性深水大港,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不但拥有3条亚欧大陆桥过境通道,对外,还可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航运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拥有全球最大港口、最大航运企业和最大集装箱船,可以扬帆四海的航运大国。

天津,作为引领中国北方航运业的港口城市,一直是首都的外港,在辅助北京完善首都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回顾天津百年航运的历史,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天津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无疑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新时代的天津,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同时正向世界一流的绿色港口、智慧港口迈进。新时代的天津,正在发挥由来已久的航运优势,与世界一道,共同谱写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天津市和平区政协牵头编辑的《天津百年航运》一书,内容丰富,史料珍贵,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运用原始史料,叙述了天津百年航运的历史,对今天航运事业的发展,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因此极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罗澍伟

2019年9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