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势如何决定企业命运呢

文化势如何决定企业命运呢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与企业知名度相关联,是企业价值观之大成。换言之,就是找到突破战略与文化的双重困境。因此,中国企业的兴盛,企业领导人的成熟,不能只依靠科学与技术获得,应在非物质层面上获得强大的文化动力,从英雄机会的驱动走向职业化战略驱动。所以,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建立起符合商业规律和人性规则式的文化,是中国企业“突破”的起点和归宿。制度、文化和企业家人格魅力的有机结合,是中华模式的体现。

文化势如何决定企业命运呢

文化与企业知名度相关联,是企业价值观之大成。

谋势指方向,用术指对策。所谓术,在企业管理中就是对策、手段、方法。势与术二者的关系就像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势依靠术来实现目的,术借势来发挥作用。没有势而采取的术往往是徒劳或有害的,弄不好会是阴谋,而非对策。因势利导是对势与术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当优秀企业的停滞是以群体出现时,当方正、健力宝、三九、长虹等辉煌不在,当海尔联想万科华为等优秀企业面临新的突破难题时,当产权不再是普遍困扰的问题时,只能跳出具体的企业、具体的现象,到这些企业领导者的头脑中去寻找答案。换言之,就是找到突破战略与文化的双重困境。

大源于战略,强源于执行。美国企业由大而强的机制是商业化的法制体系,背后是新教伦理的推动。日韩企业由大而强是建立在集体主义之上,相信大河有水小河不会干。因此,中国企业的兴盛,企业领导人的成熟,不能只依靠科学与技术获得,应在非物质层面上获得强大的文化动力,从英雄机会的驱动走向职业化战略驱动。

所以,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建立起符合商业规律和人性规则式的文化,是中国企业“突破”的起点和归宿。制度、文化和企业家人格魅力的有机结合,是中华模式的体现。制度就是让别人盯着你,你想犯错误也错不了。我在当总经理时,始终坚信四只眼睛比两只眼睛强,在财务上不搞一支笔。何必“大道无术”?在一个没有制度监督、没有反对机制的环境,悟“道”只能培养出权谋家。当前进道路上出现分叉的时候,决定成败的就不完全是能力,而是你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选择有大选择,也有小选择。中小企业选择以人为善作为起点,就会爱才、惜才,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大型企业选择承担社会责任,就会在企业成长的同时,培养出有道德素养的社会人,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企业的发展。大、中、小型企业选择的层次虽有不同,均是与人相关的选择,只有“喜欢人的人”,才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在企业当厂长六七年,开始时心态也不是很好,也曾为此付出代价。但通过不断调整与完善,以喜欢人为前提,常怀感激之心,善心如水,不图回报,最终得到了回报。在三次职代会的评价中,优良率均达100%。特别是离厂时得到充分肯定,职工与我挥泪告别。如今回到厂里,从职工们的眼神中,能感觉到尊重。(www.daowen.com)

2005年12月28日,在凌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我即席发表感言:“这里是我的根,有我的朋友、领导、同事,我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奉献于此,凌云培养成就了我,我熟悉这里的机器、厂房、产品,我热爱这片沃土,爱这里的每一个人。离开一年多来,我远远地看着、远远地注目着企业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的是,新班子带领全体员工使企业平稳有序、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凌云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凌云的明天大有希望。如今虽然从政了,但我仍然忘不了在企业的日日夜夜,以凌云人自居,以凌云人为荣,还时常感觉自己是干企业的料,而不是当官的料。”

为了使凌云走得更稳、更好,我提了三点建议:

一是牢记企业永远要靠自己、靠产品、靠人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保有人才的能力。因而要不断地强化、再强化人才观

二是秉承“兄弟团结好,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凌云就是靠团结和善待人,才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相互宽容、理解、支持是新公司应继续倡导的价值观。

三是“确保人人过得去,力争人人过得好”。“过得去”是温饱,现在凌云厂已经达到;“过得好”是小康、是平和,是新公司的奋斗目标。我仍然会远远地注视,远远地看着凌云厂,我会牢记自己永远是一个凌云人。

(本文系作者2015年在西安MBA学会方圆管理论坛上的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