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注意制度执行的两点要求

注意制度执行的两点要求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执行中不搞下不为例。责任制实行初期要坚持责任不转移原则。这个制度执行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总会计师都没有想到,他居然是第一个受到处罚的人。运行两年后,20%的区别对待又变成了轮流坐庄,去年你是优秀,今年你坐中间,明年大家再交换,也有部分领导把区别对待作为了打击报复的方式,这样就失去了区别对待的意义。

注意制度执行的两点要求

一是执行中不搞下不为例。责任制实行初期要坚持责任不转移原则。企业在管理中,总有顺和不顺两种情况。我做副厂长的时候,有段时间资金相当困难,甚至连买酒精、棉纱的钱都没有,以至于造成生产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生产部门就认为是供应部门没有及时购买材料及元器件,供应部门又埋怨财务部门资金没有到位。财务部门讲产品没出来,未收回货款,拿什么给你。每个部门都有理由,这些理由你又无法反驳。针对这个问题,我经过思考,在全厂推行了“责任不转移原则”,即是在生产任务下达过程中,反复征求意见,这中间可以扯皮,可以争论,任务一旦下达,就不再做任何调整,出现问题,只追究第一责任单位的责任。这就要求规划部门下达计划的时候,必须反复征求意见,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我们第一个月实施了处罚之后,到第二个月,扯皮明显减少,有个车间为了能完成任务,垫资让采购部门采购了急需的辅料,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管理中,有时候不讲理其实就是讲理。在我刚刚接手的时候,厂里有个不好的风气,很多干部居然把吃喝玩当做了工作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做了一个规定,五百元以上的招待费,必须由厂长亲自审批。虽说这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其实不是很合理。但当时对控制那些不良风气却有一定的作用。这个制度执行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总会计师都没有想到,他居然是第一个受到处罚的人。因为在我出差期间,他没有按照规定程序,由在家主持工作的书记签字审批,虽然总额只有一万六千多元,按规定从他的工资里扣除。可当时厂领导的年收入不到一万一千元,个人难以承受啊!但制度是铁的,不能搞下不为例,后来部门几个部长和总会计师协商承担了。这件事对厂里职工教育很大,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

二是狠心做好区别对待。积极评价、量化考核,用信息化的手段很容易实现,但要员工内心认同,要从观念和执行两个方面持续坚持。我们的工厂门口有块照壁上写着韦尔奇的33个字:“成功的团队来自于区别对待,既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并且力争不断提高标准。”

让所有员工每天都看两遍,牢牢记住“区别对待”的意义。韦尔奇还讲过,领导者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将公司最优秀的员工和最差的员工一视同仁。因为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刚开始执行时,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中国人好面子,你要把人区分出好坏,谁都割不下情面。但这是企业管理必须做的事情,所以必须狠心来做。因为要把人区分成好与差,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区别对待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最公正的,体现了有用才有价值的理念,能达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目的。(www.daowen.com)

在做的过程中,因为难,大家都不愿意先做。于是我们从厂级领导开始带头执行,我当时就说了,哪个单位的区别对待进行不下去,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就走人,哪一天企业的区别对待进行不下去,我就走人。运行两年后,20%的区别对待又变成了轮流坐庄,去年你是优秀,今年你坐中间,明年大家再交换,也有部分领导把区别对待作为了打击报复的方式,这样就失去了区别对待的意义。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克服的方法是培训和讲评,要求所有的结果都要张榜公布,20%的优秀者和5%的落后者,都要面对全体员工的讲评,员工对中层干部50%评价的权利。这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一定要用数据、用事实来讲话,我也利用每一次机会,宣讲区别对待的好处,希望中间的人努力向优秀转化,让差的向好的方向转化。不合格的进行培训,再给你一次上岗的机会,实在转化不了的淘汰。

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正气上升,人人有压力,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干部也是区别对待的对象,员工有对其50%的评价权,他必须公正,必须善待员工,这样干群关系比以前改善明显。就企业管理而言,没有制度建设和管理评价,就不要妄谈企业管理,以贡献以绩效来评价,以结果为导向,不让雷锋吃亏,管理就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