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绸之路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丝绸之路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酒泉商业贸易的发展。此后,西域又被匈奴控制,丝路畅通的局面遭到破坏,商业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后来相继任敦煌太守的裴岑、司马达等人,继续抗击匈奴,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确保了丝路贸易的畅通。是向西域屯田所押送弛刑人员的。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贾往来频繁,是河西四郡中重要的贸易市场。

丝绸之路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酒泉商业贸易的发展。西域各地土特产,如大宛马、苜蓿、葡萄石榴、胡桃、胡豆等源源不断地传入酒泉,再由酒泉传入中原。中原的蚕丝技术、冶炼技术、凿井技术、思想文化,酒泉的桃、杏等园艺技术也随着中国商队传向西方。

王莽时期实行抑商政策,对边疆各民族采取凌辱和欺压的政策,为降低西域各国少数民族政权首领的职位,“尽改其王为侯”,把匈奴单于改为“降奴单于”。1979年,在敦煌马圈湾出土的汉平帝到王莽时期的一百多枚汉简中,就有把匈奴称为“共奴”、“恭奴”,并贬王为“亡”的记载。王莽的这些政策,导致西域各民族的强烈反抗,纷纷断绝与中原的来往,并不断对沿边各地进行侵扰。此后,西域又被匈奴控制,丝路畅通的局面遭到破坏,商业贸易受到很大影响。

窦融时期,对少数民族实行“怀辑”政策(怀,怀柔;辑,和睦)。建武六年(公元30),允许少数民族同汉族进行商品交易。窦融任用为官清廉的梁统等人管理地方事务,减轻刑罚、兴修水利、奖励耕织、通货羌胡,使河西成为经济繁荣、交通方便的地区。当时,尽管天下扰乱,但河西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东汉时期,商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虽然东汉政府仍推行抑商政策,但随着“丝绸之路”的再度畅通,酒泉、敦煌大量胡商往来频繁,成为中外商人聚集、转运、销售商品的集散地,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多年,使西域五十余国悉纳贡内附。班超返汉后,北匈奴的残余势力又乘机控制西域各国,并不时威胁敦煌、酒泉。汉安帝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派遣长史索班招抚车师前王和鄯善王,恢复西域与中原的关系。汉安帝延光三年(124),西域长史班勇平定车师六国。东汉顺帝永建元年(126),班勇降服焉耆。后来相继任敦煌太守的裴岑、司马达等人,继续抗击匈奴,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确保了丝路贸易的畅通。(www.daowen.com)

居延和悬泉置遗址发现了大量使节往来及西域使者接待的简牍。汉朝来往西域人员的接待,如悬泉Ⅰ0112③∶30简“以食使大宛车骑将军长史□”,是接待一位出使大宛国的武官。Ⅰ0111②∶99简“行事昆弟家√戊校候致君当从西方来。谨侍给法所当得,毋令有谴……”是接待从西域东行的戊校官员的。Ⅱ0214①∶126简“出粟一斗八升……以食守属周生广送自来大月氏使者积六食食三升”,是关于大月氏使者食物的纪录;Ⅱ0114④∶338“甘露三年四月甲寅朔庚辰……官遣浩亹亭长桼贺,以诏书送施刑伊循。”是向西域屯田所押送弛刑人员的。Ⅰ0309③∶134简“各有数,今使者王君将于阗王以下千七十四人,五月丙戌发禄福,度用庚寅到渊泉。”是有关于阗王庞大使团行程的纪录。Ⅰ0112③∶61-78简《过长罗侯费用簿》,[35]是元康五年(前61年)接待出使乌孙的长罗侯常惠及其随从154人、弛刑士300人的食物账单,总共花费了酒20石、羊5只、鱼20条、鸡10只、牛肉180斤、豉3石、米48石、用于治羮的粟4斗。居延新简1301简“神爵二年十一月癸卯朔乙丑……□□□□送日逐王乘至冥安……”日逐王是匈奴在西域的王。悬泉置出土汉简的纪录中,既有葱岭以西的大月氏、康居、大宛的使者,也有天山南北的乌孙、疏勒、温宿(今乌什)、龟兹(今库车)、仑头(今轮台)、乌垒(今策大雅)、渠犁(今库尔勒)、危须、焉耆、狐胡、且末、楼兰(鄯善)等地的使者,甚至有于阗本人和他一千多人的庞大使团。

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许多珍奇物品传到酒泉和内地。《汉书·西域传》赞称,武帝“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葡萄和苜蓿最早是从大宛国传入的。《千金翼方》卷4言:“葡萄……生陇西五原、敦煌山谷。”胡豆又名戎菽,就是蚕豆。《齐民要术》卷2引《本草经》称“张骞使外国,得胡豆”。居延简310·2“胡豆四石七豆”,[36]说明当时居延地区胡豆较多。还有胡麻(芝麻)、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荽(香荽)、胡萝卜等,据称都是张骞从西域引进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汉朝居民的生活。由西域输来的还有动物、皮毛、玉石等。如乌孙向汉朝献马,大宛的汗血马。悬泉Ⅱ0115④∶37简是元平元年(前74)十一月,朝廷派人到敦煌郡迎天马的记录。悬泉简中西域进贡骆驼的记载颇多。如Ⅰ0309③∶20简“乌孙、莎车王使者四人,贵人十七,献橐佗六匹……”还有向汉朝献珍稀白骆驼的,而且是公母搭配,以利繁育。Ⅱ0216②∶877-883简《康居王使者册》言:“姑墨为王献白牡橐佗一匹,牝二匹”。于是河西地区就有了骆驼,居延新简EPT48∶72“/□家请橐佗”,就是一例。安息王“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大鸟即鸵鸟,眩人是魔术师[37]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古城在福禄城(今肃州区),有人口七万六千七百多口[38]。原属匈奴浑邪王辖地,霍去病击败匈奴后,始设为郡。因地居绝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成为中西交通要冲,也是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商贾与中原通商要地。是羌戎各族往来通驿的必经之地。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贾往来频繁,是河西四郡中重要的贸易市场。从酒泉多处出土的汉代墓葬随葬品中,有大批丝织品、铜器、玉器以及西域传入的毛纺织物、石榴、葡萄、西瓜等,看来当时酒泉在中西贸易交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中转站作用。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部,西通葱岭,东接河西走廊,西汉时是中西交通的总枢纽,是“丝绸之路”秦陇段的终点和东段的起点。敦煌建郡后,并置玉门关和阳关扼守,古城在敦煌(今党河西岸)。我国通往西方的陆路交通多从洛阳长安出发,至敦煌分为南北两道,出玉门关、阳关经西域(今新疆境)越葱岭到中亚、西亚至欧洲,闻名世界的丝绸等商品,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输出的。敦煌是这条古道上的物资集散地。这里贸易繁荣,文化艺术发达,距城西160里的玉门关就是因和阗玉由此输入而得名。城西南“渥洼池”相传汉武帝曾在这里得到西域名马——天马。西域和中亚的商人入河西第一站就在敦煌。他们在这里贩运大批丝绸、漆器、粮食、服饰等。所以,敦煌在当时不仅是中西交通的门户,而且是政治、商业中心并称“华戎所交”的一大都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