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南运盐驿路的开辟与作用

云南运盐驿路的开辟与作用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2年底,乔关驿线开辟,从乔后盐井到下关全长95公里,有驮马50匹、力夫50人。对此,省政府要求驿运处开辟黑井至沙矣臼驿线,赶运黑井盐,解决滇东百姓的吃盐问题。盐是生活必需品,抗战期间运盐驿路的开辟及对食盐的运输,对缓解云南缺盐地区的食盐困难,保障供给,平抑物价,稳定后方,起到了积极作用。

云南运盐驿路的开辟与作用

除驿运干线外,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开辟了一些以运输食盐为主的短途驿运线。当时开辟的运盐驿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乔(剑川乔后盐井)关(下关)驿线,一是黑(禄丰黑井盐矿)沙(沙矣臼)驿线。

剑川乔后盐井所产食盐长期被当地“盐霸”垄断,他们偷税私运至腾冲,进而出口缅甸,牟取暴利,以致大理、下关、凤仪、弥渡、丽江等地百姓吃盐困难,不得不舍近求远去楚雄永元井和一平浪买盐,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花费高昂,民怨沸腾。1942年,为了解决乔后盐务积弊,云南省盐务局要求下关驿运处与大理盐场洽商开辟乔关驿线,由下关驿运处承担乔后所产食盐,禁止私人运盐。1942年底,乔关驿线开辟,从乔后盐井到下关全长95公里,有驮马50匹、力夫50人。乔关驿线开辟后,仅仅两个月内就运送食盐100万斤,到抗战结束时,两年半累计运盐200万斤,解决了大理、丽江等地的吃盐问题。

黑井盐盐质优良,驰名中外的宣威火腿就是用黑井盐腌制的。但是,盐矿长期被“盐霸”控制,他们将盐私运至耿马、腾冲及缅甸高价销售,造成滇东缺盐,许多人患上甲状腺肿大病,怨声载道。对此,省政府要求驿运处开辟黑井至沙矣臼驿线,赶运黑井盐,解决滇东百姓的吃盐问题。1944年秋,黑沙驿线开通,即从黑井运出食盐100万斤,“黑井盐源源运到滇东区,昭通、东川、鲁甸、彝良等县民众喜吃黑井盐”。黑沙驿线全长30公里,有驮马150匹、力夫100人,至抗战结束时,累计运盐250万斤,滇东缺盐问题基本得到解决。(www.daowen.com)

盐是生活必需品,抗战期间运盐驿路的开辟及对食盐的运输,对缓解云南缺盐地区的食盐困难,保障供给,平抑物价,稳定后方,起到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