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我所出版的有关新兴智慧商业底层逻辑的《末端爆发:商业向心力竞争的深层逻辑》一书,第一次提出了商业基础设施2.0的概念。在这本书里,我给商业基础设施2.0做了以下定义:
商业基础设施2.0是基于“连接”和“数据”这两大运行逻辑,解决底层商业运行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大商业哲学问题的新兴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的总称。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商业基础设施2.0是什么及其与传统商业基础设施的不同,我将用“生产牛奶”和“配送橙子”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传统商业中,当一瓶牛奶被生产出来后,它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大哲学问题面前就彻底懵了。因为传统商业中没有数据和连接,这瓶牛奶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也没办法进行身份追溯;它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是哪头牛在哪个家庭农场产的奶;更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无法预计会经由哪家超市被哪位顾客买走,更无法预判自己是会被谁喝掉还是会因而过期被扔进垃圾桶。
当然,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这瓶不谙世事的牛奶,因为它绝大部分的无知都是传统商业基础设施造成的。农场工厂、公路铁路、商业楼宇等作为传统的商业基础设施,它们也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工厂不能说清楚这瓶牛奶是谁(源自新西兰奶牛还是荷兰奶牛),马路也不知道这瓶牛奶究竟要到哪里去(送到卖场还是送到便利店),卖场也说不明白这瓶牛奶从哪里来(冷链运输、坐高铁还是飞机空运),传统商业就是在这样的混沌中运行的。
但是,基于连接和数据的新兴商业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2.0)却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回答一瓶牛奶的三大哲学问题——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可准确追溯这瓶牛奶“是谁”,智慧物流能够了解这瓶牛奶将“要去哪”,现代化的网上商城会在后台清楚记录这瓶牛奶从哪里来。而这一切都归因于新兴商业基础设施的广泛连接和数据处理,这是新兴商业运行赖以维持的生命之本。(https://www.daowen.com)
也就是说,商业基础设施2.0帮助我们解决了商业的三大基本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可以对新旧商业基础设施做一个更简明和直接的对比。比方说,马路仍是传统的商业基础设施,假如你买一箱褚橙的话,马路绝不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也不关心箱子从哪里来,更不在乎箱子要到哪里去。菜鸟网络是新兴的商业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2.0),假如让菜鸟来运送这箱褚橙的话,菜鸟网络需要清楚地记录箱子里是什么,也会知道箱子从哪里来,更会知道箱子要送到哪里去,因为这些正是菜鸟网络这一商业模式的职责所在。
在这里重复叙述前书的内容,是想说明我对数字市场一个核心观点:数字市场的运行,不再是以传统的企业组织作为纽带,而是要借由数字化商业基础设施的连接和支撑,也就是各行业领域商业基础设施2.0发挥作用。
更通俗的说法是,在自由市场中,人和组织是连接器,企业是一个伟大而实用的发明,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商业企业的协作活跃了经济,促进了自由市场的繁荣。而在数字市场中,商业基础设施2.0才是连接器,即插即用的商业体成为智慧商业的基本单元,企业不再是以独立的组织形式存在,而是以网络的节点被接入智慧商业系统。诸如海尔、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公司内部的组织也被打散重排,每一个人都会被整体商业系统赋能,开发或辅助运行各种智能App来无缝接入商业基础设施2.0,从而推动数字市场的活跃。
重资产的物理世界的商业规则,与轻资产的虚拟世界商业规则迥然不同。建设了马路、楼宇、银行、汽车等之后,就可以构建一个运行有序的自由市场;但有了超级公路、数字办公空间、互联网金融平台、智慧物流系统等,才能构建一个供需无缝对接的数字市场。两者的本质区别,正在于商业基础设施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