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省级产业政策的主客体变化特征分析

省级产业政策的主客体变化特征分析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省级产业政策主体的决策者需要有宽广的视野、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实事求是的胸怀。这样的省级产业政策其创新性、预见性差,难以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知识的局限也是影响省级产业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原因。作为省级产业政策客体的产业也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一演变过程告诉我们,制定省级产业政策需要特别关注新科技带来的新趋势新特点。因此,省级产业政策必须长短利益结合,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主。

省级产业政策的主客体变化特征分析

作为省级产业政策主体的决策者需要有宽广的视野、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实事求是的胸怀。这一点就目前看还存在较大短板。在视野方面,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使省级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从相对狭隘的关注本省产业自身发展改变为密切关注国际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国际规则变化、国际市场情况等,需要我国省级政府对产业政策的研究视野从省域上升到国际。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加强职能转变,但政府对省域内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过细、管理边界模糊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后,新事物层出不穷,旧矛盾盘根错节,新矛盾不断产生,政府工作人员逐渐忙碌于日常事务中,缺乏对世界产业发展大趋势的把握和研究,对产业规律在新形势下的新特征难以把握,这就很难具备全球视野来深入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就难免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重视局部、忽视全局,重视本地、忽视国际,重视具体、忽视系统,重视当前、忽视长远。这样的省级产业政策其创新性、预见性差,难以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知识的局限也是影响省级产业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原因。我国省级政府干部近年来虽然都有较高的文凭,加之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加入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确为科学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知识保证。但由于当今世界新产业建立在不断更新的技术基础上,除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外,进入21世纪,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陈旧知识结构难以出台新科技条件下的产业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加强系统的学习,知识局限就成为必然。(www.daowen.com)

作为省级产业政策客体的产业也呈现出新的特征。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主导产业呈现快速替变。以我国家庭用品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大规模的家用电器成为各省发展的主导产业;进入21世纪,家庭乘用车和农用车又成为各省青睐的产业对象;而近几年,各省重点发展产业又转向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精密智能”制造产业。这一演变过程告诉我们,制定省级产业政策需要特别关注新科技带来的新趋势新特点。其次是产业快速更替产生新的矛盾。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带动工业、以科技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等。现代化技术应用必然提升资本有机构成,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会出现产业退出而产生失业工人。如果结构转变中片面追求高经济增长,又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并影响环境。这些矛盾在工业化快速更替过程中有可能会得到较好处理,也有可能更为尖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第三是长短利益的冲突。省级产业政策遵循国家的大政方针,按照现代工业化道路的宏伟目标要求制定而成,战略性和全局性强,实现的周期也比较长。但从以往的经验看,部分省级产业政策追求短期性和时效性,特别是在一些以近期目标为主体的干部考核机制下,单纯的发展速度成为政绩的主要取向,这更加剧了地方官员对当前利益的追求而忽略长远发展。因此,省级产业政策必须长短利益结合,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主。这既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也需要调整产业政策的决策方法。以往省级产业政策一般采用渐进式的方法,在原有政策基础上通过局部修改调整,由点到面、先易后难,这在一般形势下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大背景下,现代化工业与传统工业道路大相径庭,既有的产业结构和决策思维削弱了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导致决策者的观念囿于那些与旧知识相接近的观念中,这就完全可能落入认识方法、行为方式和决策模式的路径依赖。所以用基本维持现状为主基调的修正性省级产业政策,是不可能推动现代化工业形成与发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