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供需的影响及预测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供需的影响及预测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水资源供需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包括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增加,农业发展与灌溉面积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为了反映各类指标的确定性趋势和不确定性影响,应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预测。预计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供需的影响及预测

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水资源供需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包括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增加,农业发展与灌溉面积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显然在发展进程中这些因素既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可循。在各个因素之间,还同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为了反映各类指标的确定性趋势和不确定性影响,应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预测。

1.人口增长及城镇化进程

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一致认为,中国总人口将在21世纪上半叶达到峰值。本文人口预测是由各省(区、市)人口预测模型完成的,设定高、低两种预测情景。高情景为2030年人口达到16亿、2050年达到17亿,低情景为2050年人口达到16亿(见表3-8)。达到高峰时,全国预计比1997年新增人口3.77亿~4.77亿。人口的大量增加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表3-8 各流域片人口发展情景预测 (单位:百万人)

我国人口的城乡分布将会发生较大变化,预计2010、2030年和2050年全国城市化率分别为40%、52%和60%(见表3-9)。到2050年,松辽河、东南诸河、海河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将超过60%。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使21世纪我国城镇供水任务将日益艰巨。

表3-9 各流域片城镇化进程发展预测

注 1.( )内数据为全国平均值。
2.“累计新增”是以1997年人口为基数。

2.国民经济发展态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态势为:沿海地带,2030年前后将率先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外向型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同时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沿长江地带,是联系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主要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地区,经济将呈加速发展态势。沿边地带,是我国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与联合开发的前沿,通过西北、西南、东北三个依托基地,积极开展与“中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合作。内陆地带,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积极进行国土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和产业更新,逐步构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从发展速度看,在2010年以前,东部地区发展速度仍将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发展速度将逐步加快。从南方和北方分区看,2010年南方发展高于北方,但随后南北方基本持平。从流域格局看,2010年以前淮河、东南诸河、珠江发展速度较快,但随后则内陆河、西南诸河、黄河等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体的流域片发展加快,这基本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国土规划中的π字形经济布局相吻合。基于上述判断,预测结果见表3-10。

表3-10 各流域片国内生产总值(GDP)态势 (单位:万亿元)

预计1997~2010年期间,GDP年均发展速度为6.7%~7.6%,其后20年为5.1%~5.9%,2030~2050年间为3.0%~3.5%。全国GDP总量,2010年预计达到18万亿~20万亿元,2030年为48万亿~63万亿元,2050年为88.0万亿~125万亿元。在中等发展情景下,预计从1997~2050年的53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5.0%;按美元计算,全国2050年人均GDP将达到7500美元,见表3-11。

表3-11 各流域片人均GDP预测及其比较(中等情景)

注 按1美元等于8.3元人民币折算。

人均GDP的区域间差距较大。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东南诸河、海河、珠江和松辽河,其他五流域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以西南诸河最低。从发展看,这种格局没有改变,区域差距将逐步有所缩小。由于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差,又因人口增长快,西南诸河片和其他地区差距仍很大,现状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2050年也只能达到全国的49%。区域不均衡性发展,应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www.daowen.com)

3.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目前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8.7∶46.9∶34.4,见表3-12。预计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030年前后达到最高值,随后将有所下降。21世纪上半叶的工业化进程明显,我国将逐步成为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将有较快发展,占GDP的比重有显著提高,预计2050年上升为46.7%。

从区域看,我国西北、西南等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基本为农业经济区。东北、华北和东南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工业经济相对明显。各个区域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均不高,尤以中部滞后。今后各区第一产业比重均有较大下降,尤以东部为甚。第二产业在2010年以前均上升,但随后东部下降,中西部持续上升至2030年。第三产业持续上升,2050年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将接近GDP的50%。结构性调整,对我国供需水格局将产生影响。

表3-12 分区三产结构分析(%)

注 本表按行政区为单元预测。

4.工业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将是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未来工业发展的总体态势为,工业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流域片工业发展格局为:松辽河片因国营企业改造及产业创新,预计2010年后将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海河片因水资源制约,今后应转向非工业化产业发展。淮河片工业在2030年前发展势头仍很强劲,但随后有所减弱。黄河片随着黄河开发力度的加快和西部大开放战略的实施,预计2010年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会发挥出来。长江流域进一步开发和北方耗水工业的迁入,其占全国的比重将有所上升。珠江和东南诸河2010年后开始逐步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传统意义工业发展会有所放慢。西南诸河和内陆河的资源优势将逐步转化为工业高速发展优势。基于上述分析和判断,结合GDP预测和产业结构变化态势的分析,我国各流域片工业总产值预测结果见表3-13。

表3-13 各流域片工业发展态势预测

预计201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2万亿~36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97万亿~125万亿元,2050年有望达到180万亿~250万亿元。目前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7.9%分布在南方地区,65.4%位于东部地区,预计这种大的格局在未来50年内不会改变,但北方和中西部地区比重将有所上升。从区域发展速度看,中西部将出现加快发展态势,东部相对放慢速度。在中等发展情景下,未来50年西部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中部高0.4个百分点,东部则低0.4个百分点。这种工业发展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格局,势必将加剧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5.农业与灌溉面积发展

在粮食立足自给的基本国策下,按人均占有粮食400kg计算,我国人口高峰时全国粮食总产量需达到6.4亿t以上,面临新增粮食需求至少1.5亿t的艰巨任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耕地则面临着进一步减少的危险,必须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现我国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维持全国总耕地面积至少在18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0亿亩以上的水平。因而,靠单纯开垦土地,粗放式发展农业,是和我国基本国情不相符合的。必须充分挖潜,提高单位耕地的产量,走内涵式发展农业的道路。目前我国灌区尚有3亿亩的中低产田需要改造,全国每年实际灌溉面积比有效灌溉面积少约1亿亩。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灌溉面积具有相当大的挖潜改造的潜力。但因人口增长较多,且区域增长不平衡,要求在水资源条件和耕地资源较好的地区,还需适当发展灌溉面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水土资源,增加粮食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灌溉面积发展思路为:全国人均灌溉面积保持适当稳定;分析各区耕地资源及其耕地灌溉率情况,以明确发展灌溉面积的土地资源;对各区水资源条件进行分析,以明确发展灌溉的水资源保障能力;最后将两者协调,提出流域片灌溉面积发展分析成果。分析设定高、中、低三种情景,分别对应于我国粮食的完全自给、基本自给和适度自给并需从国际市场调剂。灌溉面积分析成果见表3-14。预计到2050年全国灌溉面积将达到8.64亿~9.14亿亩。在我国现有灌溉耕地中,水田约占46%,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西南地区,东北和宁夏水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水田灌溉用水量较大,但亩产量较高,且我国稻米需求较大,应基本保持在40%左右的比例,预计全国水田面积到2050年为3.76亿~4.0亿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西南地区,东北和宁夏也占有一定比例。

未来我国新发展的灌溉面积80%以上位于北方地区,而北方水资源条件的相对不足,势必会增大业已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但从粮食生产的实际需要和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看,我国不得不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发展灌溉面积。这要求我国北方地区大力节水,在节水中求发展。同时,也要求国家从战略的高度,适时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将长江较为丰沛的水资源,调入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地区,否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尽管未来灌溉面积有较大发展,但人均灌溉面积却持续减少。预计到2050年,全国人均灌溉面积约为0.5~0.6亩,而南方则只有0.4亩多。人均灌溉面积的减少,要求我国未来农业必须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增加科技投入,实施高效、节水、高产的发展模式。

表3-14 各流域片灌溉面积发展分析 (单位:百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