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年来德国的融合创新趋势

近年来德国的融合创新趋势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德国政府明确提出,将促进产学研融合、提高转化效率作为重要方向,在强化协同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融通创新。由于德国中小企业创新需求高,各类促进创新主体融合的平台本来就很多,在网络时代这一趋势更为加强。在德国,产业园区不仅是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更是研究所、大学等创新主体交互融合的加速器。德国市场化的服务机构也更趋活跃,提升了创新效率。

近年来德国的融合创新趋势

如果说协同创新是各主体密切协作但尚有“你我”之分的话,那么融通创新则是创新主体相互融合,创新链条彻底打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共同体。近年来,德国政府明确提出,将促进产学研融合、提高转化效率作为重要方向,在强化协同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融通创新。

一是围绕实体经济打造开放式创新网络。从《德国高科技战略》(2006—2009)到《国家高科技战略2020》再到“工业4.0”计划,德国创新政策的聚焦领域逐渐缩小,但始终围绕制造业这一“硬实力”展开,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到全社会总体的80%以上。联邦教研部关键技术司司长蔡塞尔认为,未来挑战主要在制造业创新、人工智能数学、可持续经济、卫生等5大领域,要让大中小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组成开放式创新网络,让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顶尖工程师组成合作研发团队,相互激发创造力

二是做大做强枢纽型研发机构。德国政府强调,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应跨界融合,基础研究要与技术商业化融合推进,其中应用转化型研发机构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例如,弗劳恩霍夫学会作为工业4.0的发起者和实施者之一,一方面统筹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电子控制、信息安全等相关科研,另一方面让其研究所与某知名企业等伙伴企业组成共同体,通过“自我控制生产模拟”进行共同研发。

三是打造融通创新平台。由于德国中小企业创新需求高,各类促进创新主体融合的平台本来就很多,在网络时代这一趋势更为加强。如联邦政府主导的工业4.0平台,负责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等的协调对接,并在全国设立6个综合性创新中心。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国际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校主导平台,致力于全球范围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园区规划开发。以经济合理化建议委员会(RKW)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对政府的研发支持项目进行效果评估,推动中小企业更好投入研发。

四是建设创新产业园区。在德国,产业园区不仅是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更是研究所、大学等创新主体交互融合的加速器。例如,柏林老鹰科技园区拥有6个洪堡大学下属研究所、10家非大学研究机构,设立了8个技术中心、3个孵化器和1个媒体城,吸引了1000余家企业入驻,企业和研究院所之间的共生协同效应显著。2016年园区产值超过18亿欧元,每平方公里产值约34亿元人民币。(www.daowen.com)

五是鼓励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德国国家高科技战略中有许多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措施,例如“研究型校园”项目支持高校、院所、企业针对同一个研究项目开展合作,每个项目每年可获200万欧元资助,为期可达15年。联邦经济部实施的“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为中小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提供资助。联邦教研部每年也推出大量面向企业的研发促进项目,许多把产学研合作作为获取资助前提,尤其是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项目最容易获批。

六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德国大企业顺应互联网时代,一改传统的封闭研发制造模式,积极搭建开放创新平台。例如某知名企业公司构建MindSphere云平台,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生态,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合作伙伴,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入驻。与此同时,中小企业通过成立联合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共享资源来降低研发成本,许多传统的家族式中小企业也在走向联合。目前德国有100多个合作研究机构,拥有中小企业会员5万多家,有力推动着联合攻关。

七是全面放开高校科研机构人员创新创业。在德国,教授只要完成规定课时,科研人员只要完成规定任务,可以自由创业,我们见到的一位教授就拥有6家公司;也可自由开展多点研究,并不局限于本单位,如马普学会中80%获得讲学资格的研究员都在大学教课,大学教授也可在马普学会建立研究小组。同时,高校院所通过创办企业推动成果转化。例如柏林工业大学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科学技术转让机构,支持院系和教师与产业界签订研究合同,已累计孵化330个公司,仅在柏林地区就创造了6800个高科技工作岗位。

八是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德国是欧盟内唯一没有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但创新能力仍名列榜首,关键在于科技服务体系高度发达。德国法律规定,所有德国境内企业都必须加入工商会(IHK),工商会全方位提供咨询、个性化解决方案、市场拓展等服务。德国市场化的服务机构也更趋活跃,提升了创新效率。我们访问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UFS),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但收费也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