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析开放经济的理论创新

探析开放经济的理论创新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作出重要贡献,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鉴于上述原因,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理论创新。

探析开放经济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在全面总结我围30 多年对外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世情、国情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命题,也是对“开放经济”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凝聚全党共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特别是近5 年来,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放型经济在逆势中实现了快速、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www.daowen.com)

目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作出重要贡献,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吸收外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走出去规模总体偏小,企业国际化水平还不高。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从国际看,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馅入长期低迷,外需疲弱很可能常态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经贸摩擦将进入高峰期。各国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规则、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在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在中高端产业与发达国家竞争也在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从国内看,经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 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国外对我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也寄予更高期望。同时,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被削弱,新优势尚未建立,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增大,开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新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才能解决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才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鉴于上述原因,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理论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