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慢稳才有质——工匠的职业精神

慢稳才有质——工匠的职业精神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工匠来说,诱惑和阻力是对自我的一种考验。此后,他每天对自己多提一个小要求,每件事给自己多提一个完成条件,每个月读一本专业类的书。慢和稳,是工匠的一贯作风;快和急,只会让人失去更多的机会。与其一味地追求快,不如学学工匠,专注于自己所在的领域,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坚持自己的步调,慢一点,稳一点,滴水穿石,不改初衷。

慢稳才有质——工匠的职业精神

翻看一些大人物的传记,我们往往能总结出一些共通之处:多数出色的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和有名的工匠,他们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勤勤恳恳,稳扎稳打。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回想一下,现实中的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形?

报告方案刚写到一半就不想再写,或者干脆就不想上班?眼下的工作遇到了瓶颈,心情特别沮丧,甚至没了斗志?花费大量时间下载的电影书籍,只看个开头或根本没看?到每周五或节假日之前,就会心急如焚,无心工作?总是难以静下心来做事,凡事浅尝辄止;不太乐于付出,却很吝啬等待。殊不知,失去了耐心,往往就会冲动行事,结果走了下坡路,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对工匠来说,诱惑和阻力是对自我的一种考验。唯有内心安稳,才能戒掉浮躁,一步步地在计划中实现突破和提升。

工作中,有的人前期表现很好,可就是三分钟热度,后劲明显不足,情绪和工作效率都呈下降的趋势;有的人情绪上挺稳定的,工作效果也可以,但是太急躁,总想着马上做出成绩,做事不够精细;有的人开始没发力,后劲也不足,看似没什么特别的优势,但他却很沉稳,能一个猛子扎下去,不断地提高自己,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往上爬。

我曾经的下属中,就有这种“蜗牛型”的员工。当感觉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其他人的时候,他透露出放弃的想法。意识到这一点,我找他谈话,对他说:“你是有进步的,只是比别人慢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你不适合这份工作。只要你坚持做下去,稳步提高,持续进步,哪怕幅度很小,你也会做得很出色。”

原本,他想要放弃,可就是这番鼓励的话,给他带去了自信。此后,他每天对自己多提一个小要求,每件事给自己多提一个完成条件,每个月读一本专业类的书。就这样,在半年多以后,他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胜过了那些前期比他优秀的同事。

想赢得公司领导的认可,在工作上有所突破,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好比一个手艺人从学徒到大匠,总要熬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想成功的话,就不能把精力放在找捷径上,而是要有踏踏实实的付出。慢和稳,是工匠的一贯作风;快和急,只会让人失去更多的机会。

最容易走的路,往往是最难的。要成为某个行业的能手、精英、专家,需要忍耐和坚持,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机会还没来,要学会先接受它,通过自己更进一步的修炼,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通常来说,工作后的三五年内,是从学徒到“独当一面”的职业发展阶段,也是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不是什么都不懂,但又不如资深人士的专业性强。此时,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潜心钻研和积累,熟练掌握某方面的技能,学会慢和稳。(www.daowen.com)

如何才能做到慢一点,稳一点?

第一,不能让理想成为空想。

很多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总想一下子就进入知名大公司,成为高级白领。现实并不是这么理想的,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提供绝对匹配的职业和岗位,更多的人都是去了一些中小企业,且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这样的落差会让很多人失望,其实却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形。理想很美好,但一定要建造在现实之上。小公司未必没有发展,职位低未必就没提升的空间。切记,不要一出现落差就想着跳槽,心态如果是错的,走到哪儿都不对。

第二,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有理想、有抱负,固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在稳重中求发展。世上鲜有一夜成名的事情,也没有谁初出茅庐就能挂上优秀的头衔。当努力尚未获得回报时,别心急,倘若此时你急于求成,浮躁了,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错过近在眼前的机会。

第三,沉下心来踏实地做事。

当浮躁心理出现时,最好的办法是杜绝所有的幻想,放下用跳槽作为逃避的选择,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一段时间。当你心无旁骛地去做事,真正融入工作中,你会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如果静心做了这段时间后,你发现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也可以再做选择。至少,有了一个沉心的过程,你能清楚地了解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与其一味地追求快,不如学学工匠,专注于自己所在的领域,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坚持自己的步调,慢一点,稳一点,滴水穿石,不改初衷。生活的经验和财富的积累,就像是一场从无到有的耕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只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又有什么可着急的呢?反反复复地折腾,不如认准了一个位置,安稳了,踏实了,想要的东西自然就跟着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