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交通组织的重要阶段

交通组织的重要阶段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5交通组织切换4.4.2.1第一阶段交通组织1)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迎宾一路两侧围墙退界、绿化搬迁、专业管线实施。第一阶段交通组织中自2015年5月30日起,进出航站楼社会接客车流均须驶入友乐路空港八路路口西北侧的T1P0临时停车场停放等候,旅客须自航站楼前往P2停车场的上客站点,通过短驳车接送至临时停车场。

交通组织的重要阶段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T1、交通中心整体不停航施工的目标,前后经历了五个阶段的交通组织切换,见表4-5。

表4-5 交通组织切换

4.4.2.1 第一阶段交通组织(2015年4月—2016年1月)

1)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

(1)迎宾一路两侧围墙退界、绿化搬迁、专业管线实施。

(2)友乐路空港八路路口T1临时停车场建设并投入运营(2015年5月30日)。

(3)P2停车场改建并投入运营。

(4)迎宾一路两侧翻交便道实施。

(5)迎宾一路施工围挡形成。

2)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

与上述施工内容对应,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1)2015年4月1日起。到达层出租车排队等候区调整至航站A楼楼前,车道缩减为4根;出发层高架A楼A段区域封闭,靠航站楼车道2根,保留外侧3根车道。

(2)4月25日起。P2停车场启用,引导现状公交、大巴驶入P2停车场;空港一路调整为离场单向两车道,并接入既有离场下匝道出场道路,既有迎宾一路支路封闭;迎宾一路进出场车道由现状6进6(5)出调整为5进4出(其中1根进场车道为出租车排队通道),车道位置向中央分隔带靠拢。

(3)5月30日起。T1临时停车场正式启用,将进航站楼并有停靠需求的社会车辆引导至友乐路空港八路路口西北侧的T1临时停车场停放,旅客通过短驳车进出航站楼。

(4)12月12日起。迎宾一路(友乐路以西)中间区域封闭,进场车道不变,出场车道向道路外侧平移,车道数量不变。

(5)2016年1月25日起。迎宾一路(友乐路以东)中间区域封闭,进出场车道向外侧翻交,由现状5进4出调整为4进3出。

3)第一阶段交通组织各区域方案

(1)各类车流流向组织方案。本工程施工区域内现状社会交通主要存在公共交通、运营出租车、进出航站楼社会车辆(小型车辆)、大巴士以及机场工作人员车辆。由于施工过程中迎宾一路须部分封闭,不可避免将影响到交通通行能力。因此对于上述各类车辆,在施工过程中应分别遵循以下组织原则:

①公交车流。现状楼前区域共有806、807和1207三条线路,考虑到交通中心施工过程中,楼前车道资源相当有限,且公交线路所占分流比例较小,优先用于出租车通行,公交线路搬离航站楼区域。

将806、807停靠点迁入P2停车场,并新建临时调度室及相关标示。1207终点站维持现状,仅取消航站楼前停靠站,如图4-19所示。

②运营出租车车流。出租车作为主要公共交通载体,保留并确保现状运营条件。

在第一阶段交通组织过程中,送客出租车进场路线及车道维持现状,接客出租车排队仅对站点位置做调整,调整至航站A楼楼前,歇车位6个,呈一字排列;离场路由维持现状,如图4-20所示。

③进出航站楼社会车流。

a.送客车流。第一阶段交通组织中自2015年5月30日起,进出航站楼社会送客车流凡有停车需求的,均须驶入友乐路空港八路路口西北侧的T1P0临时停车场停放,送客即走的社会车辆仍可经迎宾一路驶入出发层送客,经原路线驶离航站楼。

b.接客车流。第一阶段交通组织中自2015年5月30日起,进出航站楼社会接客车流均须驶入友乐路空港八路路口西北侧的T1P0临时停车场停放等候,旅客须自航站楼前往P2停车场的上客站点,通过短驳车接送至临时停车场。

进出航站楼社会车流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如图4-21所示。

图4-19 公交线路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

图4-20 出租车辆楼前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

图4-21 进出航站楼社会车流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

P0临时停车场内部车流组织如图4-22所示。

c.接、送客大巴车流。大巴车流方面,旅行社大巴车辆行驶通过迎宾一路—迎宾五路—空港一路进入P2停车场停靠并驶离,如图4-23所示。

d.机场工作车流。机场工作车流在2015年4月15日迎宾一路支路封闭后,北向南可通过友乐路—迎宾五路驶入南工作区,南向北经空港一路—迎宾一路(既有楼前高架下匝道出口)—友乐路左转驶入东航路/掉头驶入空港三路进入北工作区,如图4-24所示。

e.非机动车流。自2015年4月15日起迎宾一路支路封闭后,非机动车流拟在空港三路路口进行阻断。阻断后非机动车流拟通过空港三路沿线经空港八路(局部在东航地块内绕行)及东航路绕行至友乐路,通过迎宾五路便道进入空港一路及南工作区各单位。其中有停车需求的进入P2专用非机动车棚停放,如图4-25所示。

图4-22 P0停车场社会车流组织

f.施工车流。第一阶段施工区域主要分为T1、交通中心(即现状楼前)以及迎宾一路范围,施工车辆原则上通过友乐路进入,其中往T1方向路线为友乐路→东航路→空港三路→空港八路,出场反之;往楼前P1区域路线为友乐路→东航路→空港三路→空港八路→交通中心,出场反之;往迎宾一路两侧则通过友乐路→迎宾一路,出场反之,如图4-26所示。

(2)迎宾一路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①沪青平公路—龙门架。维持现状,不进行调整。

②龙门架—友乐路。该区段总体进出场车道数量由6进6出缩减为5进4出,同时出场道路向外侧平移,以满足主线高架施工条件。该区段交通组织平面图如图4-27所示。

③友乐路—空港三路。该区段总体进出场车道数量由6进6出缩减为4进5出,以满足两侧规划电力、信息、燃气、上水管线施工条件。该区段交通组织平、剖面图如图4-28所示。

图4-23 接、送客大巴车流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

图4-24 机场工作车流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

图4-25 非机动车流交通组织示意图

图4-26 第一阶段施工车流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图

图4-27 龙门架—友乐路区段第一阶段交通组织平面图

图4-28 友乐路—空港三路区段第一阶段交通组织平、剖面图

④空港三路—空港八路。该区段总体进出场车道数量由5进场缩减为3进场,以满足上引桥改造施工条件。该区段交通组织平、剖面如图4-29所示。

(3)楼前到达层(交通中心区域)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①前置条件。市政道路:空港一路(迎宾五路—迎宾一路支路段)顺时针单循环切换完成;P2停车场启用;航站B楼楼前7根车道调整为4根。

②到达层出租车路由。进场路线及车道维持现状,排队等候区调整至航站A楼楼前,歇车位6个,呈一字排列;离场路由维持现状。(www.daowen.com)

图4-29 空港三路—空港八路区段第一阶段交通组织平、剖面图

③旅客通行路由。

a.前往出租车上客点。从航站B楼出口北行,至A楼向东到达上客点。

b.前往P2停车场。从航站B楼出口南行,借道地铁10号线旅客通道,向西进入P2停车场。

c.前往地铁车站。维持现状路由。

d.T1—T2穿梭巴士。维持现状路由。

④出租车监控室搬迁。由于既有出租车监控室位于拆除改建楼前高架起坡段下,因此在本阶段对于出租车监控室进行搬迁,拟将监控室搬迁至现状B楼东侧,面积不小于现状监控室。考虑到今后各阶段交通组织中,出租车候车点及形式、路线均与现状变化较大,因此将现状监控摄像头均废除,新建15个监控摄像机,每个监控摄像机有1根视频线、1根电源线,接进监控室,如图4-30所示。

⑤出发层A楼A段高架道路交通组织。楼前高架目前有5根车道,A楼A段屋面拆除采用切割后吊装施工方法,汽车吊须上楼前进行高架吊装,吊装期间支点净宽7.5m,须占用2根楼前车道及过渡段斑马线。为保证运营区域与施工区域有效隔离,考虑在楼前高架搭设移动式围挡,封闭2根车道及过渡段斑马线,保留3根车道以供社会车辆行驶,塑料注水围挡尺寸1m×1.9m,就位后注水增加配重,移动时泄水后人工方可搬离。楼前高架围挡区域内南北向开设2扇大门,以供施工车辆进出,如图4-31所示。

4.4.2.2 第二阶段交通组织(2016年2—8月)

1)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

(1)市政配套一期迎宾一路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2)上引桥钢便桥架设完成。

图4-30 新建出租车监控位置示意图

图4-31 出发层A楼A段高架道路交通组织

(3)既有上引桥拆除。

2)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

与上述施工内容对应,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1)至出发层社会车辆由既有上引桥翻交至钢便桥上,车道数量不变,同时联动交警部门社会车辆空车不允许至出发层。

(2)对出租车排队系统进行调整,设置出租车蓄车点,并启用发放进场牌形式控制空车排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将出租车蓄车点调整至迎宾一路(原机场龙门架—友乐路)原出租车专用车道上;

②在迎宾一路友乐路路口处设置岗亭,分发出租车排队进场牌,出租车排队通道为双车道,长度约为230m,如图4-32所示。

图4-32 出租车排队通道

其余地面交通情况与第一阶段相同。

4.4.2.3 第三阶段交通组织(2016年9—11月)

1)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

(1)G5上匝道(友乐路—出发层)高架通车。

(2)友乐路地道东半幅开始施工。

(3)出租车蓄车场开始改造。

2)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

与上述施工内容对应,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1)迎宾一路(友乐路以东)进、出场车道保持第一、二阶段5进4出的车道数量(其中1根进场车道为出租车排队通道)。

(2)迎宾一路(友乐路—空港三路段)进场车道数由4进5出(其中1根进场车道为出租车排队通道)调整为4进4出,同时2根进场车道改走友乐路上匝道;离场车道位置有所调整,以满足离场匝道施工需求,如图4-33所示。

(3)迎宾一路(空港三路—到达层)进场车辆保持3根车道,其中2根车道位于高架上,地面道路仅保留出租车专用道,如图4-34所示。

图4-33 友乐路—空港三路区段第三阶段交通组织平、剖面图

图4-34 空港三路—到达层区段第三阶段交通组织平、剖面图

4.4.2.4 第四阶段交通组织(2016年12月—2017年3月)

2017年3月26日T1A楼启用,同步开放交通中心、迎宾一路(友乐路以西)市政配套道路。

1)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

G3匝道(离场)、G2主线(延安路高架—出发层)高架通车。

2)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

与上述施工内容对应,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迎宾一路(友乐路以西)进、出场车道数为4进5出(其中1根进场车道为出租车专用道)。进场车道不变;离场方向社会车辆由下引桥、交通中心和空港一路共计6根车道,逐步合并后接入至G3离场匝道(2车道)和地面3根车行道。

4.4.2.5 第五阶段交通组织(2017年3—9月)

1)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

(1)友乐路以西地面道路通车。

(2)出租车地道通车,线路全封闭。

(3)出租车蓄车场启用。

(4)交通中心启用。

(5)人行道(空港三路—空港一路)开通。

2)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

与上述施工内容对应,该阶段交通组织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迎宾一路(友乐路以西)进、出场车道数按规划设计布置到位,为5进6出,保持5进5出(其中1根进场车道为出租车地道)。进场地面道路调整为2根车行道、1根出租车地道、1条人非共行道,高架调整为2根高架匝道和2根主线车行道进入出发层;离场方向由下引桥、交通中心和空港一路共计6根车道,接入至G3离场匝道和地面4根车行道,同步启用离场方向人非共行道。

2017年9月27日,迎宾一路市政配套改建全部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