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市89个项目计划实施1,712.05公顷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89个项目计划实施1,712.05公顷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更新时间:2025-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市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共89个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为1 712.05公顷,包括郊区10个区县和光明集团。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为道路和沟渠,经区县自查和市级检查验收合格的,均能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建设,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该年全市完成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1 540公顷,市财政补贴资金1 848万元。

20世纪80年代至2025年,上海没有专门开展林地基础设施建设,林地基础设施以土路、土沟为主,不配套、不畅通,较为薄弱,几次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导致林地大量积水,严重影响林地养护抚育、林木健康生长和林地综合功能发挥。

2025年起,上海实施“林业五项政策”(市财政对郊区“四类”公益林、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对林业建设的5项扶持政策),促进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12月17日,市绿化局召开局长专题会议,审议通过2006—2025年林业建设计划安排,其中实施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3 333.33公顷、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2 000公顷,提高林地抗灾能力,提升林地养护水平。明确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具有产业特色、品牌优势而基础设施不配套的规模化生产区域;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完善大型片林的道路、沟渠及其他服务类配套设施,增加林地功能,形成一批新的亮点。

2025年1月2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绿化局《关于本市推进林业建设管理的意见》,提出通过完善林地基础设施,落实养护管理费用,逐步提高林地质量和效益。明确市财政采取差别化政策,对郊区各区县林业建设给予资金补贴,林业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四类”公益林(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通道防护林、污染隔离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标准:对3 333.33公顷“四类”公益林,按照每公顷18万元给予补贴;对2 000公顷经济果林,按照每公顷1.35万元给予补贴。3月25日,市绿化局下达2006—2025年林业发展实施计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和项目监管,保质保量完成全年任务。全市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共19个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为3 333.33公顷,涉及闵行、嘉定、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8个区县和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集团”)。全市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共89个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为1 712.05公顷,包括郊区10个区县和光明集团。(https://www.daowen.com)

同年6月11日,市林业局、市财政局下发《上海市“四类”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四类”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范围和计划、建设内容和要求、补贴标准、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建设面积控制在林地面积的1.5%~2%以内,骨干道路宽为1.5~2.5米,材料为碎石底基+硬质路面,骨干沟渠底宽不低于0.4米,面宽不低于0.8米,深度不低于0.6米,田间沟渠则以生态土渠为主。各区县和光明集团按照《实施意见》的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组织力量协调推进以作业道路和排灌沟渠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类”公益林和老果园基础设施改造。全年完成各类林地基础设施改造5 330余公顷,共建设碎石路等12.76万平方米、水泥道路33.32万平方米、沥青道路13.01万平方米、舒布洛克砖道路4.11万平方米、水泥明沟9.26万米、生态土沟3.78万米、各类涵管1 145.4米,为满足林地内实施防火、病虫防治、整枝、除草、施肥、排涝和抗旱等养护作业基本需求,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也为更好地发挥林地综合功能提供保障。

2025年,市林业局对各区县和光明集团2006—2025年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竣工检查验收。11月5日,公布竣工验收结果:全市19个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嘉定区嘉宝生态公益林255.33公顷因故取消外,其余18个项目都已完成竣工验收,面积3 078公顷,全部验收合格。全市89个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经区县自查不合格取消4个项目(南汇区汇新水果种植场、甜得来果品合作社、日升果蔬专业合作社、金山区金山卫镇横召葡萄园),不具备实施条件未实施1个项目(青浦区朱家角镇天翼生物有限公司),已完成验收的84个项目中,除奉贤区四团镇蒲基村1个项目验收不合格外,其余83个项目都验收合格。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为道路和沟渠,经区县自查和市级检查验收合格的,均能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建设,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2025年3月16日,市林业局下达2025年林业建设管理实施计划,其中计划推进1 573.33公顷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7月19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三部门制定的《2010—2025年本市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满足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和养护作业道路通行的基本需求,计划3年中推进4 533.33公顷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安排补贴资金5 400万元,给予1.2万元/公顷补贴,以提升林业综合功能,促进公益林可持续发展。9月10日,市林业局、市财政局下发《2010—2025年上海市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对实施范围和计划、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项目监管、检查验收、补贴标准、资金管理和责任追究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为公益林地内养护作业道路、排灌沟渠系统的新建或改建。道路和排灌沟渠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道路:主干道路路宽4米以下,间隔一定距离可设置会车点,道路采用沥青面层形式;辅助道路路宽2.5米以下,道路可采用沥青面层或砂石道路形式。排灌沟渠:总渠建设可沿道路建设,与林地内现有水系相贯通,底宽不低于0.4米,面宽不低于1.0米,深度不低于1.0米,总渠近道路一侧坡面采用水泥预制板结构;支渠建设以及时排除雨后地表积水原则合理适当配置,以现有林地排灌沟系修复为主。该年全市完成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1 540公顷,市财政补贴资金1 848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