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治理交通拥堵的辩证关系探讨

治理交通拥堵的辩证关系探讨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我国,交通拥堵遍布一线城市。限行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治堵措施,各个城市的限行政策各异。广州限购的意义不亚于北京,可能会将限行限购再次推向高潮。但短期内出现良好效果,并不意味着限行限购就是缓解拥堵的良方。北京和广州在实施限购措施之后均出现了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可以说,限行限购不应该是治堵方案中必须出现的内容。我们希望,政府能运用辩证法则,拿出更多智慧来治理交通拥堵。

治理交通拥堵的辩证关系探讨

目前在我国,交通拥堵遍布一线城市。北京市的道路平均时速依旧保持在30km以下,广州核心区干道平均时速仅为22.9km。二线城市也难以幸免,昆明、西安、兰州、济南……每个城市的许多道路都成了巨大的停车场。近几年,乘用车保有量增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似乎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为此,有些城市开始采用摇号限购、牌照拍卖、限行等治堵措施。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俗称“限购令”。其目的在于实施机动车年度上牌控制,要点包括:2012年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即月均2万个,社会个人指标占88%。

为解决上海市区交通拥堵的状况,从1994年开始,上海市对新增的小客车额定实行拍卖上牌,购车者凭拍卖中标后获得的额度,去车管所为自己购买的车辆上牌,并享有在上海中小城区(外环线以内区域)驾驶机动车辆的权利。

限行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治堵措施,各个城市的限行政策各异。北京主要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周一到周五每天限行两个尾号,周六、周日不限行;另外,还禁止外地牌照的汽车在早晚高峰时进入五环路内行驶。

2012年,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和贵阳之后,第四个对汽车消费进行限制的城市。广州限购的意义不亚于北京,可能会将限行限购再次推向高潮。

据传,苏州、西安、杭州、大连等城市也有意出台限制汽车增长的政策。那么,该不该以限行限购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治理交通拥堵呢?从几个限行限购城市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限购、限行之后,道路交通拥堵的确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短期内出现良好效果,并不意味着限行限购就是缓解拥堵的良方。(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接二连三地限购限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汽车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并且严重限制了汽车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北京和广州在实施限购措施之后均出现了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可以说,限行限购不应该是治堵方案中必须出现的内容。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汽车市场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依靠限牌限行等限制措施只能治标,无法治本。

殊不知,限购的治堵思路实际上就是“以堵治堵”。事实证明,这种思路昔日堵不住滔滔洪水,今日也堵不住滚滚车流。

专家认为:我国目前每百户城镇居民的家用汽车保有量仅为21.5辆,仍然偏低。“有车有房”仍然是很多人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因为城市规划不到位,就限制更多人想拥有汽车的美好愿望。

在2013年“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人已明确表示,“解决交通难题不能老靠限行、摇号和限购。”这为今后指明了方向。在现阶段,城市治堵的办法还得靠大禹式的“疏导”。

我们认为:要想使治堵效果持续有效,还是得找到根本原因,也就是要通过多种综合治理手段,解决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与现有交通条件不能及时改善之间的矛盾——治理交通拥堵也必须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我们希望,政府能运用辩证法则,拿出更多智慧来治理交通拥堵。从长远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经济手段和杠杆来调节私家车的出行比例,让老百姓根据自己的需求拥有车辆;在汽车的使用环节因势利导,用更多快捷舒适的交通出行方式,来吸引车主自愿降低私家车使用频率,这才是治堵的可行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