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奉行于企业中,茅忠群强调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即为“格物”。
因此,方太有了“日行一善”。
在方太人看来,日行一善的修炼过程,是正确的行善祈福的方法,祈福的根本是向自己内心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内心。只有提高心性,心发善愿,改善自己的思想、语言、行为,落实在工作、生活中,才会获得幸福。
格物,也非总是从大事着手,多为凡间小事,即所谓“物”,小事都搞不定干不好,哪来“格物”,整天想着做大事,成了“格思”之人。
方太人经常说,“日行一善”,天天如此,天天想着别人,少一点考虑自己,就会把整个心思和精力倾注到别人的身上。当一个人全身心都带着爱,带着善意,去行一件件的善事时,别人也会发出爱的信息,也会让你快乐起来。大家相互的爱,势必产生和谐的共鸣,营造携手为伴、天下人都是朋友的生存环境。若如此,大家都去“日行一善”,哪还会有何愁、何恨、何仇呢?这世界不就变成美好的人间了吗?这不正是众人“格物”的真相吗?
从此,日行一善成为方太的一种日常行动,从人人做起;格物致知,从小事做起。
善待他人是一种情操、一种美德。善待他人不是懦弱、胆怯,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论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同事倒水,或是给爱人揉揉肩,这些在方太人看来都是非常平凡的小事,但也都是感动人的善事。在方太人心中,他们认为日行一善会促使同事间互相帮助,工作和谐;夫妻间理解包容,爱情甜蜜;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恩,懂得谦让。心中充满善念,会让我们朝积极的方向去畅想,把正能量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这个世界成为充满爱与善的天堂。
宋大姐是油烟机车间的一名检验员,已在检验岗位工作10年。经她手的油烟机,哪怕有再细小的问题,她也坚决不通过。有时同事会说:“这已经在公司要求范围之内,不用再测试了,你不是自找麻烦吗?”而宋大姐总是笑着说:“多测试几次保险,不然怎么叫检验员呢?”她可能不懂“格物致知”的理论,但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不正是格物的榜样吗?
赵大哥是喷涂车间的质检员,平时总是面带微笑,并且经常主动加班。大家很不解,赵大哥工作这么累,为何还能依旧“笑对人生”。赵大哥说,“大家工作都很累,可抬头见人,总希望能见到张笑脸。再苦再累,到我这里就截止了”。
在方太,像这样日行一善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帮别人便是帮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就是“善有善报”。日行一善,莫拘泥于这字眼,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孔子读到《周易·坤卦》时,感慨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方太人坚信,日行一善,每天进步一点点!
格物,就在手边;致知,就在心间。
面对客户,这种思想就变成了“吃一点亏算啥”。
肯吃亏的方太人,已经收到社会最为丰厚的回报,而且方太人还将一直把这种吃亏的哲学发扬下去。
我们在采访服务总监梅国征的时候,听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宁可我吃亏,也别让顾客吃亏;宁可我吃亏,也别让经销商吃亏。”(https://www.daowen.com)
“吃点亏就吃点亏,有什么关系!”
他给我们讲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某一天,云南服务中心服务技师张志会和往常一样,早早到公司开晨会。之后,安排好一天的行程,联系好客户,准备妥当,便出了门。
那天的活较多,任务很重,张师傅片刻都不敢耽误,终于剩下最后一单了,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了。
但与客户联系好了,必须要去!张志会没有犹豫地赶往下一个地点。
这是一家“换新机”的客户,需把旧机拆除,再装新机。客户家的墙体很不规则,有较大的斜度,拆机就花了1个多小时,装新机就更难了。
怎么办?得想办法!又没有能用得上的东西和工具,于是,张师傅下楼,在小区内到处找可用的木板、木棍类的材料。秋夜,昆明晚上的气温还是很低的,忙了一天的张师傅感觉很累,他花了近1个小时,总算拼凑齐能搭个支架的材料。
支架制成后,后面的工作就好进行了,原本一项简单的安装,因为情况特殊,张师博花了4个多小时才搞定。再看时间,已过午夜12点了。
张师博在干活过程中,客户一直在现场看,张师傅的认真和努力,他们都看在眼里,结果也很满意,客户非常感动,给张师傅评了满分。
忙完后,张师博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他孩子还小,因爸爸没有回来,晚上一直在等。爸爸一进门,就扑到怀里哭了起来。
张师傅一阵心酸,安慰孩子:“好孩子,别哭了,爸爸是去工作,回家晚了,怎么会不要你呢?是爸爸与别人说好的,说到就要做到,是吧?”
“好了,乖孩子!别哭啦,我以后早点回家,陪你玩!”看着孩子哭泣的小脸,撑着疲惫的身子,他心里五味杂陈。
就是这样“勇于吃亏,甘于幕后,诚实守信”的一群人,创造了每个感动。
吃亏与获益之间,似乎并不是简单地画等号的问题,吃一点小亏,换得一个大大的回报,尽管不是刻意,却也是一种应然。
吃亏,是一种哲学,互联网企业把它用西方的方式直接做成了补贴,如××打车,你打车我补贴,这倒也激发了顾客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和司机都占到了便宜,皆大欢喜。这种吃亏,是一种好的抢占市场的战术,但明显感觉得到太直接,且大家都知道无法长久,同时可能会挤垮财力稍弱的对手,可以说是一种“霸道”的吃亏。
而方太的吃亏,是无关竞争对手的,是一种对顾客持续而额外的付出,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可以说是一种“王道”的吃亏。
[1]老子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不代表天下。——作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