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民生改善方式:探索新途径

创新民生改善方式:探索新途径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一是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认识有待提高。改善民生被认为无非是财富的再分配甚至只是花钱的事,并不能直接促进财富的增长。三是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需求呈递增性,但满足感的增长速度趋缓。随着民生改善工作的推进,公共服务提升的难度逐步递增,包括资金需求量增大,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机制改革等。

创新民生改善方式:探索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近年来,尽管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和工作力度,但是公众的主观感受与实际客观成效并不完全一致,客观评价结果普遍高于公众满意度,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普通民众的“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需求并不完全吻合,供需对接程度有待提高。一是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基层的官员仍然固守GDP主义,“社会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甚至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当前稳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功能主义思想又有所抬头,社会建设只要求“不出乱子”稳定就好。改善民生被认为无非是财富的再分配甚至只是花钱的事,并不能直接促进财富的增长。财政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领导个人因素的依赖过重,容易导致“政随人走”的问题。二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众真实需求不相符合。政府在设计民生实事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向与供给时,未能充分了解公众最真实的需求,往往从政府能够提供什么的角度出发,未让公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多年的医疗卫生体制并没有有效缓解医患矛盾,甚至发生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被患者杀害的恶性事件;同时,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儿科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省目前只有4家儿童专科医院,三成以上综合医院未设立儿科,每千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仅为0.53人,距离国家的目标值至少还有2000人的缺口,全省儿科医生每天负担的诊疗人次为24.5,工作量位居各科之首。三是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需求呈递增性,但满足感的增长速度趋缓。随着民生改善工作的推进,公共服务提升的难度逐步递增,包括资金需求量增大,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机制改革等。随着基础设施等硬性民生需求日益满足,软性的服务性需求更加凸显,更多的对政府服务质量而不是数量与规模提出要求,公众的需求层次相对较高,从而出现公众满足感和获得感增长速度趋缓的现象。(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