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创新途径:面向流程的产品管理

探索创新途径:面向流程的产品管理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14 面向流程的研发管理5.产品管理的变化由于产品越来越复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最终的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以适应柔性化产品的需求,势必带来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工作,通过“中间产品”衍生出最终产品,在加大对现有产品及技术重用的同时,不丧失产品的创新。

探索创新途径:面向流程的产品管理

产品重新再定义所引发的是人们对产品的内涵和外延再次认识,带来的是对需求的再思考,之前不起眼的、甚至被忽略的需求,会成为新时期的需求的重点,而这些变化可以最终反映到创新的实践途径上,具体表现在:

1.组织形式的变化

传统以单个企业为核心的产品创新过程,将借助互联网手段,形成网络化的创新设计平台,社区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以正式组织为核心的研发模式,通过社区以兴趣为纽带,基于主题整合各研发要素(内外部要素)进行创新成为趋势,这种新型的创新组织模式将极大地整合企业内外部合适的资源,创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更为广泛的组织形式下,按照既定的目标(时间、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的创新(见图10-12)。

978-7-111-51303-2-Chapter10-12.jpg

图10-12 围绕主题的新型组织形式

2.人员构成的变化

由于未来的产品都是一个个智能终端或平台,完全意义上的纯软件或硬件产品将越来越少,因此研发人员的构成比例将发生本质的变化。

首先,在团队内部将汇聚机械电子、软件等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软件人才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

其次,由于人们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设计界面设计声乐设计等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比例也将大幅度攀升。

最后,基于场景体验的设计规划人员将成为各领域的急缺人才。

总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急需大量具备“跨界”素质的复合人才。

3.跨领域协作的变化

跨领域的协助管理将是未来研发管理的难点之一(见图10-13)。

首先,是研发部门内部各技术领域的协作,例如机械、控制、液压、电子、软件等方面的协作,结构、运动、流固、热、磁、震动、噪声等多场协同,设计、工艺、制造、包装、运维一体化。

其次,产品创新不再是技术研发部门的事情,而是从需求端出发,贯穿于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流程,涉及企业的市场、销售、采购、生产、质量、售后等核心部门。

978-7-111-51303-2-Chapter10-13.jpg

图10-13 跨领域协同研发

最后,要实现更为复杂产品的设计,部门与部门间的协同、企业与企业间的协同、跨产品领域的协同成为必然,即便是一个零部件的企业,也需要融入大的系统或产品的研发体系中来组织研发,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4.管理重点的变化

由于组织形式、人员结构、跨领域的协作越来越多,研发管理的重点,也由面向技术领域的垂直管理到面向流程的研发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任务分配(核心是资源整合)的依据,通过业务流程管理将任务进行有机关联,以各任务的界面(接口)管理作为重点进行管理。

面向流程的研发管理的实施成功的关键不是在初期就搭建好完整的、科学的、先进的研发流程,而是要建立起可持续改进的流程体系(建立规划-自动化-固化-监控-优化的螺旋优化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先粗后细、再简化、优化的思路逐步进行完善(见图10-14)。

978-7-111-51303-2-Chapter10-14.jpg

图10-14 面向流程的研发管理(www.daowen.com)

5.产品管理的变化

由于产品越来越复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最终的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以适应柔性化产品的需求,势必带来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工作,通过“中间产品”衍生出最终产品,在加大对现有产品及技术重用的同时,不丧失产品的创新。

基于模块化的产品平台管理成为产品管理的重点(见图10-15),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各产品(中间产品)及技术(子系统)的成熟的管理,成熟度管理将成为各企业研发管理的重点。

6.绩效评估的变化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用来激励研发人员成为研发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实践证明,传统的以任务为重点的绩效评估方式对研发的激励效果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发人员的创新。

新的绩效评估体系仍然在探索过程中,但可以预见的方向是:首先,绩效评价体系将兼顾短期任务和长期创新,长期创新在未来的比重中将加大;其次,绩效评价体系将更加面向市场的最终表现,以市场作为评判研发价值的标准;第三,后评价体系将成为任务评价的重要环节;第四,重用性也将纳入评价体系中;最后,员工成长和技能提升也将成为绩效评估的重点。

978-7-111-51303-2-Chapter10-15.jpg

图10-15 基于模块化的产品平台管理

7.版本管理的变化

现有的版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终端客户“猎奇”的需求,未来的版本管理会呈现硬件产品的版本更新相对较慢、而其内涵的应用软件版本更新较快、平台保持相对稳定的“慢、快、稳”的特点。

管理好平台版本(V版本Version)、最终交付给用户的产品(R版本Re-lease)和R版本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客户的个性化修订版本(M版本Modifica-tion)这三种版本类型成为企业版本管理的变化的重点。

8.工具应用的变化

基于全三维的、仿真分析的、全息虚拟展现的、多专业协同的研发通用工具的应用进一步普及;各类需遵循法规的要求,也将最大限度的内嵌到通用工具中,将极大减轻研发人员的工作量;在通用工具基础上,结合企业或专业知识积淀而形成的专业工具也将不断涌现;除了设计工具外,试验、测试等工具也将进一步计算机化、图形化;同时基于流程的工具应用基础上而形成的知识管理平台将成为企业探索的方向(见图10-16)。

978-7-111-51303-2-Chapter10-16.jpg

图10-16 知识管理平台

研发变革的核心在于形成新的产品创新生态链系统,该生态链系统将围绕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和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化,这些变化驱动研发管理人员构成、工具使用及研发流程等方面变革,这些变化最终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系统的构架与规划。

除了在企业研发体系方面发生深层变革外,在生产管理、产品使用及维护、市场营销体系等围绕企业价值链上的变革也是深远的,而与对应的支撑体系,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也正发生巨大的变革,必然会创新出新的应用方式和架构体系(见图10-17)。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未来企业竞争将围绕着材料、能源和信息三大资源的竞争展开,以信息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的作用越发凸显,并汇通传统的以材料和能源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力一起,形成未来企业竞争核心。

总之,企业信息化评估与规划方法的研究仍在路上,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只有方法的不断演进,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企业信息化实施与应用才会少走弯路,信息化的价值才愈加凸显。

978-7-111-51303-2-Chapter10-17.jpg

图10-17 围绕价值链的信息化需求演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