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层法的标志及运用

分层法的标志及运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分层法的标志运用分层法时,要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进行分层、集中,使同一层中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应尽可能大,这是应用分层法的关键。为进一步查清原因,应用分层法分别按操作者和织机供应商分层,统计分析见表6-1 和表6-2。这是因为,运用分层法进行数据分层时,往往可依据不同的标志而得出某一方面的结论。

分层法的标志及运用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依照使用目的和使用要求,按其性质、来源、影响因素等进行分层( 类) ,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得到的数据归并在一起,以分析影响质量原因的一种方法。

(一)分层法的标志

运用分层法时,要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进行分层、集中,使同一层中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应尽可能大,这是应用分层法的关键。一般按以下标志对数据进行分层。

1.按操作者分层 根据不同工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或操作技术水平等进行分层。

2.按机器设备分层 根据不同类别、型号、设备役龄或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不同的工艺装备等进行分层。

3.按操作方法分层 根据不同工序或不同工作条件,不同操作规程、工艺参数等进行分层。

4.按原材料分层 根据不同供应厂商、进货时间、批次、规格、成分等进行分层。

5.按检验手段分层 根据不同检查人员、检查设备、仪器、检测方法等进行分层。

6.按时间分层 根据不同季节、日期、班次等进行分层。

7.按环境因素分层 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的生产单位或顾客,不同的使用条件等进行分层。

8.按质量缺陷分层 根据纺织品的疵点类型、断头率等进行分层。

(二)分层法的应用

例1:某纺织厂织布车间出现大量布面疵点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为查明疵点原因,随机抽查了50 台织机,结果发现有19 台疵点率过高。仅有这一项数据,无法对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经初步分析,认定产生疵点的原因有以下两点。(www.daowen.com)

(1) 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存在差异。

(2) 不同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织机在性能上存在差异。

为进一步查清原因,应用分层法分别按操作者和织机供应商分层,统计分析见表6-1 和表6-2。

表6-1 按操作者分层

表6-2 按织机设备供应商分层

经分层统计后发现,操作者B 的不合格率最低,乙供应商的不合格率较低。

依据这一统计结果,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选用乙厂商的织机,采用B 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就可以实现降低不合格率。该厂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发现,不合格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说明上述分层分析的结论本身出现了问题。这是因为,运用分层法进行数据分层时,往往可依据不同的标志而得出某一方面的结论。

当不同分层的数据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时,如本例,供应厂商、操作者与操作方法间即存在相互作用时,孤立地就某一方面进行分层分析,得出的结论有时可能会出现“误导”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可将不同分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力求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或主要因素。本例中该厂经过深入分析后认为问题出在没有考虑到操作法和织机供应商这两种差异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孤立地分别进行了分析;正确的分层方法是,对不同的操作者以及使用不同供应商织机的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见表6-3。

表6-3 综合分层

从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采用甲商的织机,应采用B 操作者的操作方法;而采用乙商的织机,应采用A 操作者的操作方法。经综合分层后,采用了正确的改进措施,结果不合格率大幅度地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