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简述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简述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9县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1.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城市化地区。资源消耗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是县域进行生态文明评价的重要指标。对生态文明的评价应当考虑生态修复的投入和生态问题的治理水平。县域区域主体功能明确且单一,因此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简单。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简述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不同县域的主体功能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放区、限制开放区和禁止开放开发区。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侧重点不同出发,我们将县域分为3类进行生态文明评价,第一类县域为优化和重点开放区,即城市化地区,此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第二类县域为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此区域农业发展基础较好,且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三类县域为限制开发区中重点生态功能区,此区域生态基础良好,且以生态保护主要发展目标(表2-9)。

表2-9 县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1.主体功能定位明确

(1)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该地区的重点任务是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逐步完成由原先的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就经济发展层面来说,应当弱化经济增长速度、商品出口贸易、吸引外来投资等指标,强化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与此同时保障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因此,从经济发展与转型创新的角度,可选取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等指标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转型程度。

(2)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主产区要提高农产品的保障能力,即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可以选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农村人口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土壤污染面积占比3项指标表征农业发展水平。其中,地区农业生产总值表示该地区整体农业生产水平,农作物产值表示该地区的农产品产量水平,农村人口占比与农业机械化耕作面积表示该地区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技术水平。

(3)生态功能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应当是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文明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在此可以选取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增加率、生态环境补水量增加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绿化覆盖率5项指标。

2.资源节约

在当前中国县域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城市化地区还是农产品主产区亦或是生态功能区都要避免以依赖资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消耗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是县域进行生态文明评价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说,可以考虑水、土地、能源等资源因素,选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产出率4项指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整体资源消耗水平是其主要发展目标。

3.污染物控制(www.daowen.com)

污染物控制是生态文明体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不同县域主体功能区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指标选择可以从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度、现阶段环境质量2个角度选取指标,如单位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率、“三废”处理率等指标。

4.生态保护与修复

由于以往的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急需解决,因此,需要对原有的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行修复和改善。对生态文明的评价应当考虑生态修复的投入和生态问题的治理水平。具体来说,从投入的角度来看,主要的指标有生态环境补水量、财政转移支付占比等;从治理水平的角度来看,主要的指标有矿山恢复面积占区域土地面积比重、土地复垦面积增加率、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绿色矿山占比等。

县域区域主体功能明确且单一,因此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简单。对于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即国家、省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放区(第一类县域),应当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目标,考核经济结构转型,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也要进行相应的考察。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统计指标的可行性,本书选取了5项指标对第一类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别是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而对于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定位,即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第二类县域),应当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具体指标包括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农业人口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土壤污染面积占比4项。对于湖北省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即第三类县域,应当提高并改善生态资源质量。具体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增加率、生态环境补水量增加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绿化覆盖率5项。资源节约主要从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地耗降低率、单位GDP水耗降低率3个方面考虑。而污染物控制只要考虑化学需氧量排放消减率、二氧化硫排放消减率、氨氮排放消减率、氮氧化合物排放消减率4项。生态保护与修复则主要考虑环保投资占GDP比重、矿山恢复面积占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比重、土地复垦面积增加率、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4项。

【注释】

[1]加拿大“受过培训和有资质”的概念是指作业者应该具有:(a)防火方案;(b)控制火灾设备;(c)防火沟通政策以及在林区作业人员与公司或是加拿大自然资源部保持沟通的通讯设备;(d)至少25%的矿业公司员工达到自然资源部的防火培训标准。地质单位必须执行上述4个条件才能进行森林防火期的施工。

[2]第一类省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第二类省域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第三类省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在城市的评价中,土地资源主要考察建成区的土地资源,这部分土地资源是城市产业的主要用地,同时产出值也只选取除第一产业外的GDP数值,因而此指标实际应为单位建成区面积第二、三产业的GDP数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