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实施滚动预算法优化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如何实施滚动预算法优化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逐季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但是它所体现的长计划、短安排的理念应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得以反映,而在实务中,现金流量预算最常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六)滚动预算法在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中的实施不断地更新和修改原定的预算结果,是滚动预算要做的事情,也是它优于普通年度预算之处。

如何实施滚动预算法优化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一)滚动预算法的定义

滚动预算法又称连续预算法或永续预算法,是指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在编制预算时,根据上一期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调整和具体编制下一期预算,并将编制预算的时期逐期连续滚动向前推移,将预算期始终保持一个固定期间、连续进行预算编制的方法。

(二)滚动预算法的理论依据

滚动预算法的理论依据是生产经营活动是永续不断地进行的,作为其控制依据的预算也应该与此相符,保持其连续不断性;而且,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多变的,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又是有限的,往往需经历由粗到细、由模糊到具体的过程,若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就能最大限度地克服预算的盲目性。

(三)滚动预算法的编制方法

滚动预算法的编制,可采用长计划、短安排的方式进行,即在编制预算时,可先按年度分季,并将其中第一季度按月划分,编制各月的详细预算。其他三个季度的预算可以粗一些,只列各季总数,到第一季度结束前,再将第二季度的预算按月细分,第三、第四季度及下年度第一季度只列各季总数,依此类推,使预算不断地滚动下去。

滚动预算的具体编制方法是:每过一个季度(或月份),立即根据前一个季度(或月份)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以后季度(或月份)进行修订,并增加一个季度(或月份)的预算。如此以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预算形式规划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

采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

逐月滚动方式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

逐季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

混合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同时使用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的方法。它是滚动预算的一种变通方式。这种方式的理论根据是: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对近期的预计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为了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远略近详,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可以对近期预算提出较高的精度要求,使预算的内容相对详细;对远期预算提出较低的精度要求,使预算的内容相对简单。这样可以减少预算工作量。

(四)滚动预算法的编制特点

滚动预算法主要特点在于:不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挂钩,而是始终保持十二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预算基础上增补下一个月预算,从而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形式规划未来经营活动。

(五)滚动预算法的编制优点

与传统的定期预算相比,按滚动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透明度较高。由于编制预算不再是预算年度开始之前几个月的事情,而是实现了与日常管理的紧密衔接,可以使管理人员始终能够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住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使预算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第二,及时性较强。由于滚动预算能随时间的推进,根据前期预算的执行情况,结合各种因素的变动影响,及时调整和修订近期预算,从而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第三,预算年度完整。由于滚动预算遵循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动规律,在时间上不再受日历年度的限制,能够连续不断地规划未来的经营活动,不会造成预算的人为间断,同时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了解未来十二个月内企业的总体规划与近期预算目标,能够确保企业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

第四,稳定性较高。能使各级管理人员始终保持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周详的考虑和全盘规划,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管理人员对预算资料作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当前的执行情况及时加以修订,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稳定而有秩序地进行。

第五,指导性较强。长计划、短安排的具体做法,使预算能适时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从而更增强了预算的指导作用。

当然,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也会加大预算的工作量。但是它所体现的长计划、短安排的理念应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得以反映,而在实务中,现金流量预算最常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

(六)滚动预算法在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中的实施

不断地更新和修改原定的预算结果,是滚动预算要做的事情,也是它优于普通年度预算之处。这是因为,预算有两个大的作用:考核和计划。

作为考核,沿用正式的预算是正常的,但作为计划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预算是前一年制订的,到实际执行时,情况可能已经变化,原来的假设可能已不适用,所以要有最新的预测来指导经营决策,滚动预算起的就是这个作用。但滚动预算一般不太会作为更新的考核指标,以确保在目标设置上预算的权威性。所以滚动预算做的事不是不断地修改目标,而是不断地修改预测的结果,以指导最新的决策。

1.建立成本费用预算体系

建立以能力为标准的成本费用预算体系,即预算执行单位自身的经济能力是成本费用开支的核心标准。

(1)成本费用预算的组成

成本费用预算由固定预算、浮动预算和补充审批预算三部分组成。

固定预算以能力为条件,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标准为控制依据。预算项目为成本中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日常维护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和劳动保护费、水电取暖费、安全保卫费、物业管理费以及管理费用明细项目。

浮动预算以收定支,建立支持生产发展与增量创收的导向机制,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主要是指对支持业务发展、为企业增量创收的成本。浮动预算按照以收定支的方法实行动态预算管理,企业收入增加则预算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则预算成本减少,重点是对成本中的业务费和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接待费用实行管理。

补充审批预算是对固定预算和浮动预算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把不经常性发生的成本费用开支,通过集中控制,严格把关,确保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如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临时安排的新业务发展费用以及应急救灾等发生的费用。(www.daowen.com)

(2)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原则有固定预算原则、浮动预算原则和补充审批预算原则。

固定预算的原则:各项固定预算的确定,是把现有的经济条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使各项固定开支与经济能力相适应,与效益相结合,合理控制与能力不相适应的支出。在固定预算项目内,对固定支出以企业成本历史数据和政策性规定为基础,与现实情况和能力相结合,制订出各项固定成本计划预算项目。固定预算项目的分配是在保证企业经营的同时,按政策、按规定、按收入规模和担负任务进行适度调节,制订企业的各项定额成本开支。

浮动预算的原则:以收定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能够积极促进企业增收创收的成本导向机制。

补充审批预算的原则:在成本费用预算控制总额内,在满足定额预算和浮动预算的基础上,对不经常性发生的支出、应急支出及新型业务、市场开发拓展、固定资产大修等进行统一集中控制。补充预算审批由计财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把关,以确保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3)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编制依据

第一,国家相关的财政政策、法规、制度;相关的财务政策、制度、规定以及经济能力。

第二,年度综合计划安排。

第三,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

第四,与所处行业相关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等指标,如:GDP、财政收入、人口、市场占有率等。

第五,年度业务收入计划、利润计划及年度工资计划安排。

第六,成本费用历史数据。

(4)制订预算定额,健全预算基础工作

预算编制是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预算定额的制订又是预算编制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定额可按政策性预算、市场性预算、作业消耗性预算、能力支撑性预算和补充审批性预算进行分类细化控制。另外,可进一步优化定额标准,促进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科学化。

各类预算定额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条件,以收支差额为目标,以新增成本费用必须由新效益来支撑为原则,以经营预算为基础来确定,严格控制经营管理中的无效、低效消耗,避免浪费。

政策性定额以政策、能力为条件进行编制;作业消耗性定额以保证生产作业需求为原则细分成本费用明细项,按测算单位消耗量确定消耗标准,力求按照某个作业环节最低的消耗额来编制,如对业务材料用品、车辆油耗,具体到作业的每一环节、具体到每一辆车计算其消耗量,对于设备消耗,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的同时,严格控制作业环节中的无效消耗,杜绝浪费现象;市场性定额以保证稳步提升竞争能力,支撑市场发展为目标编制,如业务费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支持业务发展的理念,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从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方面体现市场竞争力。

由于预算执行单位所处的区域不同,面临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长期形成的成本费用布局具有个性,因此,在具体确定预算定额时要既确定促进全省企业发展的统一标准,又兼顾预算执行单位个性化特点及区域性特殊政策,确定个性化标准。各预算定额既独立存在,又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前后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定额体系,共同实现内部控制和管理目标。

2.加大财务集中控制管理力度

加大财务集中控制管理力度,强化资金管理,为实施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第一,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同时,强化财务一体化管理。通过财务一体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可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和资金管理,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减少核算环节,清理压缩企业的银行账户,减少货币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避免集团内部资金的条块分割。通过贷款权、投资计划权、对外投资权和建设资金的集中管理,引导资金的投资方向,择优扶持重点项目投资,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

第三,固定资产购置,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部按招投标要求集中采购和招标实施。通过集中采购和招投标,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固定资产建设成本和相关成本。

3.制订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

制订与能力相适应的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是成本费用预算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为保证成本费用预算顺利实施,实施如行政用车、差旅费、会议费、通信费、办公用品等相适应的成本费用开支管理办法,使整个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有章可循。

4.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反馈机制

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实践中的反馈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的应变能力与弹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实践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差异,分析原因,定期以标准格式反馈预算制订部门,将分析结果作为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参考意见,使管理办法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5.做好税企协调以及其他主管部门的协调

做好税企协调以及其他主管部门的协调主要指企业与当地工商税务部门以及银行的配合协调,比如预算执行中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选择、时间性差异的调整等会计事项。可通过各地区及总部与行政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监管部门相协调解决,以减轻涉税风险,确保预算管理的顺畅执行。

当然,采用滚动预算方法时,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财务成本较高。所以,根据“近细远粗”原则,对于成本费用可以采用按一定期间如季度滚动来编制预算,而在执行预算的那个季度里,再按月份分旬具体地编制预算,以适当简化预算的编制工作。总之,预算编制的滚动期间应视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