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海关档案的研究价值

中国近代海关档案的研究价值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59至1949年,中国近代海关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从内容来看,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资料涉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被学者赞誉为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一座宝库。下面主要介绍中国近代海关内部公文档案及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它们对研究近代海关乃至近代中国历史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近代海关档案的研究价值

从1859至1949年,中国近代海关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当时外籍税务司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书处理制度,在办文过程中具有较为完善的文书归档程序,使用较为先进的纸张,且在保存中较少受近代中国国内战乱变故的损害,迄今为止遗留下来数量庞大的公文档案。从近代海关公文的种类来看,又可分与外界函件及内部的上行、下行及平行函电等。新式海关在与晚清民国政府和商界等交往过程中,遵照近代中国公文运作传统,形成了大量的说帖、节略、红白禀、札、照会、申等公文,此外,在海关内部还拥有自身独特的通令、机要通令、私密函电等数种内部公文。近代海关上述的内部特有的通令、函电等公文档案,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各地档案馆及海关档案室收集和归宗整理,笔者谓之狭义的“近代海关历史档案”。除此之外,海关为当时的自身公务方便及向社会服务,设立过中国最早的近代印刷出版机构——造册处。在1861—1949年间长达近百年时间中,除极短时间外,该机构曾连续性地印刷并部分公开出版和发行了8大系列600余卷的中国旧海关图书。从广义角度来讲,这些内部出版物也是近代海关档案的组成部分。不过从收藏来看,这些内部出版物的流通较海关历史档案广泛,在国内外高校及公共图书馆也有部分收藏,内部出版物较之狭义的海关公文历史档案,查找和阅读起来较为容易。从内容来看,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资料涉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被学者赞誉为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一座宝库。下面主要介绍中国近代海关内部公文档案及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它们对研究近代海关乃至近代中国历史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