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业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行业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视角分析制造业行业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如下计量模型:其中,GTFP为制造业增长质量,即为上文所测算的MML-EBM增长质量指数。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行业市场结构会影响增长质量,反过来,行业内企业增长质量上升会强化其市场势力。行业市场结构和增长质量的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有偏估计结果。同时,行业增长质量往往具有一定的动态惯性特征,这里采用动态面板的系统广义矩阵法对模型展开回归分析。

行业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表明,竞争性均衡必然是帕累托最优,换言之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资源配置越有效,增长质量越高。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视角分析制造业行业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GTFP为制造业增长质量,即为上文所测算的MML-EBM增长质量指数。MS是市场结构的代理变量,X是一组控制变量

市场结构MS反映了市场竞争程度,现有研究在勒纳指数的基础上多使用PCM(Price Cost Margin)表征市场结构。PCM表示企业产品价格和边际成本之间的距离,然而测算PCM的难点在于无法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边际成本的信息。Aghion et al.(2005)和Nickell(1996)使用净折旧和财务费用之和与销售产值的比值测度勒纳指数。Tybout(2003)建议用原材料和劳动力工资成本之和作为边际成本的近似替代,测算PCM:

式中Sales代表销售产值,Variable Cost为可变成本,相应地c是边际成本。然而由于无法获得分行业原材料等中间投入的统计数据,我们借鉴杨振兵(2016)的做法使用工业增加值工资总额的差值替代销售产值与边际成本的差额,推出市场结构的测算方程:

由式(17)可知PCM越高,市场结构指数越低,相应地竞争程度越低、市场势力越大,反之亦然。本文基于PCM测算了2000—2014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平均市场结构指数(第122页图3),烟草加工业的市场结构指数最低为1.4637,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指数最高达13.3203,测算结果与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基本判断相符合。

图3 2000—2014年制造业行业平均市场结构指数

控制变量包括:①研发投入(R&D),技术进步是TFP的核心,而研发投入又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衡量;②环境治理(ER)一方面通过降低污染排放促进GTFP上升,另一方面能够激励节能减排技术推动增长质量攀升,借鉴林伯强等(2015)的做法,以制造业行业废水和废气治理运行费用之和与工业增加值之比表征;③本土市场规模(HMS),Krugman(1980)指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激励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增长质量,参考陈丰龙等(2012)的处理方式,采用行业销售产值与出口交货值差值的自然对数测算;④国有资产占比(SOC),一般认为国有企业的僵硬体制导致了低效率、低增长质量,这里表示为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的占比;⑤人力资本(HR),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增长质量更高,本文采用Cole et al.(2005)的做法,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27个制造业平均工资的比值衡量;⑥外贸参与度(ZTR),行业国际竞争能力越强、行业技术水平更先进,借鉴李小平等(2015),以行业出口交货值占27个制造业总出口交货值的比重表示。

各变量的数据来源: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取自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废水和废气治理运行费用来自隔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年鉴》;其余数据均采集于历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2.计量结果分析

表5 各自变量相关性检验

首先检验样本中各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分别测算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和膨胀因子VIF值。第122页表5和表6的结果显示,变量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低于0.3,且各膨胀因子值均小于10,可以排除各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思想,对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和非线性因素分别进行了回归。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行业市场结构会影响增长质量,反过来,行业内企业增长质量上升会强化其市场势力。行业市场结构和增长质量的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有偏估计结果。同时,行业增长质量往往具有一定的动态惯性特征,这里采用动态面板的系统广义矩阵法(SYSGMM)对模型展开回归分析。

表6 各自变量的膨胀因子VIF值

表7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第124页表8模型(1)是仅纳入市场结构变量的基准回归,出乎意料的是市场结构与增长质量显著负相关,并通过了自相关(AR)检验和过度识别(Sargan)检验。市场竞争越激烈,GTFP反而越低,与理论有悖。然而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最大选择自由的假设基础之上,不同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不同、无法满足自由选择,市场结构与不同类别制造业行业必然具有差异化的作用机制。我们在模型(2)中加入市场结构的二次项,以考察二者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市场结构与增长质量呈“倒U型”变动特征,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GTFP随市场竞争程度先上升后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行业间的特质。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通过专利保护获取超额垄断利润,激励其创新投入;由于技术和知识具有非竞争性,过度竞争会导致技术模仿和溢出,从企业利润最大化来看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无法实现,从而抑制研发投入。低端制造业主要依靠成本和价格竞争,对技术水平的依赖相对较低,竞争的市场结构更能促进其生产率的提升。(www.daowen.com)

表8 基本估计结果

续表

注:括号内为t值;*、**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为验证我们的观点,在模型(3)中加入市场结构与研发投入的交互项以及其他控制变量。从直接效应看市场竞争和R&D均能促进GTFP,但作用都不显著,二者的交互项显著为负,间接效应表明市场竞争程度降低了R&D对GTFP提升效果。R&D越高的行业、技术水平越先进[4],市场竞争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回报率,通过抑制研发投入阻碍了GTFP的上升。本土市场规模降低了GTFP,并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外贸参与度却能显著提升GTFP,我们认为相较于本土市场而言海外市场对产品的环境性能要求更高造成这一结果。国有资本占比和人力资本都会降低GTFP,但影响均不显著。环境治理则会显著降低GTFP,与预期不一致,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增加环境治理的二次项。除外贸参与度影响不显著外,模型(4)中其他变量的作用方向和显著性均未发生变化。环境治理与GTFP呈“U型”作用关系,随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GTFP先下降后上升。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的初期会挤出生产和研发投入,导致GTFP下降;当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上升,非期望产出CO2排放量得以抑制,另一方面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都为提高GTFP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模型(1)~(4)中GTFP的滞后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制造业增长质量具有收敛性特征。

模型(5)和模型(6)在模型(4)的基础上,考察制造业行业效率变化率和技术变化率的影响因素。市场竞争能够提升效率变化率,降低技术变化率,二者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R&D无助于纯粹技术的追赶,然而却能推动技术前沿面。市场结构与R&D交互项的间接效应显示,市场竞争程度会强化R&D对技术变化率和效率变化率的正负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环境治理分别与ECR和TCR呈“正U型”和“倒U型”变动特征,初期环境治理能够助推前沿面追赶但却会抑制纯粹技术进步,从长期看则更有利于纯粹技术进步。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国有资本占比越高以及外贸参与度越广泛,会对纯粹技术进步发挥正向效应,但会制约前沿面的移动,人力资本则发挥相反的作用。从滞后项的影响看,ECR和TCR均有显著的收敛性特征。

表9 分组群估计结果

续表

注:括号内为t值;*、**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为了进一步讨论行业间特质性与绿色全要素的关系,我们经验分析分组群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全样本中市场结构对不同技术水平行业GTFP具有非线性作用机制,考虑到同组群行业间技术差距缩小,在分组群估计中剔除了市场结构与R&D的交互项。如第126页表9所示,模型(7)、模型(9)和模型(11)仅考察市场结构、R&D和环境治理对分组群制造业的作用。市场竞争能显著促进低端制造业GTFP,但不利于中高端技术制造业GTFP。R&D会提升高端技术制造业GTFP,不会对中低端技术制造业GTFP发挥积极作用。环境治理与高端技术制造业和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分别具有“倒U型”和“正U型”作用关系。进而在模型(8)、模型(10)和模型(12)中加入控制变量,除市场结构对中端技术制造业GTFP的影响由负转为正外,市场结构、R&D和环境治理对三个组群制造业GTFP的系数符号均未发生变化。高端技术制造业应强化专利保护、给予企业更大的市场势力,激励研发投入、促进GTFP提升,中低端技术制造业需要培育竞争性市场环境推动GTFP。高端技术制造业本身具备低耗能、低排放的特征,环境治理投入在短期内能够刺激技术进步,但长期过高的环境治理投入必然挤占研发投入,最终不利于提升GTFP。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则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突破拐点后环境治理将会促进GTFP。本土市场规模越大有利于低端技术制造业GTFP,但会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GTFP产生反向作用,而外贸参与度对全部制造业行业均会产生积极影响。国有资本占比和人力资本能提升高端技术制造业GTFP,降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GTFP。高端技术制造业更依赖R&D提升GTFP,然而研发投入具有不确定性,国有资本规模更大在抵御研发风险方面更具优势。人力资本带来了技术进步能够促进高端技术制造业GTFP,然而中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较低,人力资本增加意味资源配置的浪费造成GTFP下降。滞后项的系数显示,中低端技术制造业GTFP具有明显的收敛性,而高端技术制造业GTFP收敛性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性,本文借鉴孙早等(2012)的方式采用工业总产值与利税总额和利息支出之和的比值作为度量市场结构的代理变量,并使用行业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作为R&D替代变量作稳健性检验(表10)。模型(13)是基于全样本的估计,各变量的作用系数方向与模型(4)保持一致。模型(14)、模型(15)和模型(16)是分组群稳健性检验,除市场结构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以及国有资本占比对低端技术制造业GTFP的作用方向改变外,其余变量对行业GTFP的影响均未发生变化,并且GTFP的收敛性特征也与之前估计结果相同,表明我们的计量分析总体是稳健可靠的。

表10 稳健性检验

续表

注:括号内为t值;*、**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