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掘农村资源,振兴乡村文化传承与开发

发掘农村资源,振兴乡村文化传承与开发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各村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不够重视,乡村民俗传统的继承与开发力度还不够。在半结构化访谈过程中,干部们好像说不出如何开发利用本村文化资源和乡村民俗传统,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具体的方法措施却没有。目前,劳务输出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是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做出的承诺,必须高度重视,多方筹资,加快实施。

发掘农村资源,振兴乡村文化传承与开发

董正豪 鹿泽洋

借本次西北乡村调研的机会,在县办公室、农牧局、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我们深入了金塔县各个乡镇和部分村子,有许多所见所想。

通过本次调研总结,我们发现“要想富先修路”不只是一句空话。绝大多数发展较好的村子和乡镇都有着便利的道路设施, 自家生产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都能很方便地运出去销售,农户们想要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也特别方便。相比之下,离县市距离较远或道路交通不很方便的地方,农户们的收入较低。可见,公路的便利使得很多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

或许是金塔这里人口密度低的原因,各个乡镇的居民饮水都得到了基本保障。有工厂的村子里,居民饮水水质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工厂的存在却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就业和经济来源。要健康还是要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部分村子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依然是焚烧,这样不仅破坏了当地空气质量,更没有做到物尽其用。在调研过程中,乡镇干部反映,有些农户家里虽然有沼气池,但是嫌麻烦就没有使用,再加上现在电费便宜,所以就直接焚烧秸秆。各村贫困户的比例都在10%以下,干部们表示,2020年之前,一定实现全部脱贫。

农村最缺少的不是钱和物,而是致富脱贫的思想和途径。以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为例,前几年是金塔县知名的贫困村之一,人均耕地面积少,多数居民仅仅能够维持温饱,村里大多数都是低保户。在乡镇和村领导的引导带动下,村民开始种植葡萄。由于早晚温差大,中午阳光充足,长出来的葡萄又大又甜,开始销往周边各地,农户们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在此基础上,村干部因地制宜,提出修建葡萄采摘园。几年时间,许多城内居民来到羊井子湾村采摘葡萄,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巨大收入,三年时间贫苦户减少了80%,脱贫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功,羊井子湾村被评为市级脱贫示范工作点。此外还有大庄子乡的牛头湾村,因地制宜也让脱贫工作走在前列。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各村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不够重视,乡村民俗传统的继承与开发力度还不够。在半结构化访谈过程中,干部们好像说不出如何开发利用本村文化资源和乡村民俗传统,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具体的方法措施却没有。一定要重视文化传承,如果只是一味发展经济而抛弃文化,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追悔莫及。

该县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和农村仍然是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二是农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脆弱,特别是水利条件较差;三是一些农村的水、路、校、医等公益事业发展比较滞后,群众期盼尽快改善。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做到“五抓”。(www.daowen.com)

一要抓好现代农业。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宜菜种菜,宜林就林,但必须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集约发展。适宜发展日光温室,就引导群众发展温室,连片发展至少200亩到500亩,对于集中发展 日光温室蔬菜200亩以上的,县政府将给予适当扶持。

二要抓好畜牧养殖。对养殖业要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不断强化科学养殖的新观念,搞好规划,科学选址,集中规模,形成优势,同时加大疫情检防,确保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要抓好劳务输出。 目前,劳务输出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要抓住国家对农民工培训扶持政策的机遇,加大宣传培训,让农民工顺利就业。

四要抓好“七个全覆盖”。即做好路、校、医、水、广播电视、村级活动场所、山下园林村建设等。这是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做出的承诺,必须高度重视,多方筹资,加快实施。

五要抓好农村教育。一是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二是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硬件建设,三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总之,通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减少学生流失,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质量的大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