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传承 实现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传承 实现乡村振兴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美丽广西”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推动了广西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网站公布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清单与非遗项目传承人信息,实时发布非遗文化的相关资讯,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项目及具体措施、进展与成效等,网站的运行与内容的收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小组进行把关。

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传承 实现乡村振兴

广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美丽广西”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推动了广西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主要举措如下:

1.制定和完善战略部署与政策体系

2018年4月,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与强化“六大保障”战略部署,“六大工程”包括特色农业强优、生态环境优化、文化繁荣兴盛、治理能力提升、脱贫惠民富民及体制机制创新,“六大保障”分别为组织、政策、金融、人才、法制规划。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明确的目标任务,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系列配套文件,把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实施文化繁荣兴盛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百县千镇万村”文明创建行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焕发“桂风壮韵”新气象。

2.打造宣传文化特色的专业性平台

近几年来,广西组建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网、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网、广西乡村振兴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等专业性平台。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为例,该平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网站公布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清单与非遗项目传承人信息,实时发布非遗文化的相关资讯,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项目及具体措施、进展与成效等,网站的运行与内容的收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小组进行把关。该平台通过网络媒介,快速准确地传递非遗资讯,提高民众对广西传统文化的关注,进而促进广西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www.daowen.com)

3.积极申报与维护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整体性规划,为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性保护与管理。目前区内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有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侗族文化(三江)生态保护区、瑶族文化(金秀)生态保护区等。以瑶族文化(金秀)生态保护区为例,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囊括了金秀地区的服饰、舞蹈饮食、古村落、自然景观、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等,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同时建立了相关保护制度。

4.推动与乡村文化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当前各地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以其中一种或多种模式为主导,或通过“旅游+文化”的结合方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例如桂林和阳朔的山水文化、大明山的骆越民俗文化旅游等;或通过“产业+文化”的方式,与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陶瓷业、手工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进行联动,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京族文化加入了海洋养殖和加工产业的元素,侗族将建筑业、壮族将壮锦等纺织业、藤县将藤编手工业、巴马将当地的养生食品等与文化产业进行联动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