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美丽乡村 广西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建设系列课题

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传承 实现乡村振兴

广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美丽广西”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推动了广西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网站公布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清单与非遗项目传承人信息,实时发布非遗文化的相关资讯,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项目及具体措施、进展与成效等,网站的运行与内容的收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小组进行把关。
理论教育 2023-06-14

构建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理论思路与模式探析

自脱贫攻坚任务实施以来,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返贫等问题。图6-1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图一是政府层面,构建了政府宏观统筹规划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政府主导推进的体制式扶贫。三是保障层面,以党建为抓手构建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保障机制。
理论教育 2023-06-14

解决金融需求和供应两端的连通性问题,加强政策引导和参与动能优化

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补贴及奖励力度,严格落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制度等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加大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兴旺发展宣传,及时总结、认真梳理广西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兴旺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典型案例,加大推广,增强金融机构参与信心。
理论教育 2023-06-14

乡村治理火车头:发展乡村人才是关键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完善和发展乡村治理体系。广西深入贯彻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在2019年6月召开的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广西做交流发言,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
理论教育 2023-06-14

中越边境地区生态环境优势的显著特点

地处桂西南的中越边境线广西段东起东兴市、西达那坡县的百都乡,长700余公里。专栏2-1百色市那坡县发现了世界级天坑群中越边境地区是热带—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是生物多样性及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仅维管束植物超过4500种,占据广西植物的一半以上,具有极其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国际基金会在全球划出的35个生态热点地区之一。中越边境地区也是壮族、京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理论教育 2023-06-14

建立五位一体考评清单:更有效、更高效的管理方案

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制定《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建立年度报告、定期“比武”、分类区差异化考评、第三方评估、结果应用“五位一体”的考评清单。[1]从传统的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或者富足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一般在20%~30%之间。[2]从全球的发展经验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整个生产总值的10%是国民经济的转折点。
理论教育 2023-06-14

发挥人才作用,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创新创业部署要求,切实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搭建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平台,将智创、文创、农创引入乡村,促进资源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和创新创业源泉充分涌流,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完善广西农村信用联合社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水平。其中芥辣口味一年时间就有了800万元的销售额,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14

金融扶贫:对广西产业发展的启示

山东的“信用评定+信用互助”模式能够有效搜集农户信用信息,推动生产经营,促进扶贫产业发展。针对广西的情况,优化贫困地区的信用环境,可提升金融需求端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金融承载力。广西可以借鉴上述经验,在金融组织、金融环境、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风控机制等方面提升扶贫支持力度,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支持乡村振兴。
理论教育 2023-06-14

提高扶贫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及金融扶贫的需求端发力

通过规划选准扶贫产业,科学确定扶贫产业阶段性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明确各阶段金融扶持手段和扶持重点,确定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及落实方向,完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开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金融支持广西扶贫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与之同步,配套做到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向深度贫困、极度贫困地区倾斜,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预防脱贫后再次返贫。
理论教育 2023-06-14

完善三大风险分担机制,促进金融与扶贫融合发展

风险分担是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兴旺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稳定农村金融市场秩序、降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应从财政性补偿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构建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金融扶贫风险。
理论教育 2023-06-14

壮美广西乡村振兴行动启动

按照这一“计划”,启动开展“壮美广西”乡村振兴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建设壮美广西总目标,分“乡村改造”“乡村提升”“乡村善治”“乡村壮美”4个阶段部署推进,每个阶段2年,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并持续开展到2027年。
理论教育 2023-06-14

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基本工作

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对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较大环境制约。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水资源缺乏,许多贫困村基本望天用水,产业用水奇缺,季节性缺水严重。长期以来,广西深度贫困地区没有规模种养产业基地,农民以自产自给为主,农业效益低下。广西深度贫困村根据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建设。
理论教育 2023-06-14

四大制约影响扶贫产业金融供给

商业金融机构参与动力不足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金融主要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广西扶贫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低、盈利能力差、担保抵押品缺乏,商业金融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不愿意参与。广西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扶贫产业发展更是先天不足。目前,证券行业在广西主要是帮助公司上市融资,对扶贫产业的金融资助几乎没有开展,基金对于产业扶贫的融资作用还在探索中。
理论教育 2023-06-14

打造高质量的产业融合平台:平台支撑

在县域人才缺乏、政府服务能力有限、财政资金匮乏、各类要素难以集聚的条件下,广西的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探索新的路径,而利用技术创新,虚拟集聚、资源整合等方式打造高质量的产业融合平台则是可行的应对之策。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搭建各类对接平台,提高产学研对接的效率。一是开展各类与产业融合相关的论坛。
理论教育 2023-06-14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