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优化方法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方法就是通过制定并贯彻执行各种水法规来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社会关系和活动。《水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标志。水法规文字表述严格准确,其解释权在相应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绝不允许对其作出任意性的解释。由于《水法》规定了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从而减少了他们之间矛盾的发生,保证了管理的有效实施。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优化方法

2.5.3.1 水资源管理法律手段的内涵和特点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法律规范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表现。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方法就是通过制定并贯彻执行各种水法规来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社会关系和活动。《水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标志。水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水法就是指 《水法》。广义的水法是指调整在水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和防治水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水行政主管机关颁布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法律规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水法》颁布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水法》规,已初步形成我国水法规体系。我国水法规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方法有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和强制性。水法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并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为其坚强后盾,带有相当的严肃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不得对水法规的执行进行阻挠和抵抗。二是规范性和稳定性。水法规文字表述严格准确,其解释权在相应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绝不允许对其作出任意性的解释。同时水法规一经颁布施行,就将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并执行,具有稳定性。

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水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另外与水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水资源管理的行政法规和部规章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利工程核计、计收和管理办法》、《水利产业政策》、《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水利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等。

2.5.3.2 法律方法的作用

过去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主要运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行政管理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难以解决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水规划江河分水方案难以执行,地区间、部门间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水事纠纷和水事案件不断发生等,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各方均有强制作用的法律规范。(www.daowen.com)

水资源管理法律方法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了正常的管理秩序。由于《水法》规定了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从而减少了他们之间矛盾的发生,保证了管理的有效实施。

(2)加强了管理系统的稳定性。法律方法的特点在于它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强制性。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严格执行,这就大大加强了管理系统的稳定性,避免随意性、主观臆断或领导意志的干扰。

(3)可以有效调节各种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法律不仅规定了各管理因素在整个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通过各种约束,保证管理对象内外各种组织纵横关系的协调。在管理过程中,各种管理因素发生矛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调节。

(4)不断推进管理系统的发展。由于法律方法可以维护必要的管理秩序、加强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及时协调各管理因素之间的管理。因此,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方法不仅能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增加管理系统的功效,从而可以推动管理系统自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