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流域面积及地貌分布情况分析

流域面积及地貌分布情况分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地、高原和丘陵的面积占84.7%,平原占11.3%,江河、湖泊水面约占4%。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2284km,落差3237m,平均比降1.4‰。湖口以下称下游,长938km,区间流域面积12万km2,平均比降0.007‰。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437条,其中大于1万km2的49条。其中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达16万km2,雅砻江、嘉陵江、岷江和汉江的流域面积均超过10万km2。19世纪中叶连续发生了1860年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

流域面积及地貌分布情况分析

(一)自然地理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km。支流遍及甘、陕、黔、豫、浙、粤、桂、闽等8省(自治区)。流域面积180万km2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南北汇流,两头狭窄,中部宽阔。流域跨我国大陆三级阶梯,一级为青藏、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地,一般高程5000~3000m,二级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鄂黔山地,一般高程2000~500m,三级为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中下游平原,一般高程多在500m以下。山地、高原和丘陵的面积占84.7%,平原占11.3%,江河、湖泊水面约占4%。

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除西部青藏高原外,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降雨多在5~10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70mm,最少为玉树以上仅200余mm,最多为四川荣县金山站达2590mm。流域内多暴雨,主要暴雨区在四川盆地西部、川东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湘西、鄂西山区以及江西九岭山区至安徽黄山一带。

宜昌以上称上游,长4504km,区间流域面积100万km2。直门达以上称通天河,长1180km,落差1863m,平均比降1.59‰。河谷宽浅弯曲,两岸有皑皑雪山和巨大的冰川。直门达至宜宾金沙江,长2284km,落差3237m,平均比降1.4‰。以峡谷为主间有宽谷,滩险流急。有著名的石鼓——长江第一弯和险竣的虎跳峡大峡谷,谷深达2000余m,河床宽仅数十米。宜宾至宜昌长1040km,平均比降1.2‰,峡谷、宽谷相间,两岸断续可见六级阶地,河床第四系冲积物厚10~30余m,河槽基岩高程可达-6~-10m。有巫峡、瞿塘峡、西陵峡,谷深达1200余m,河床宽仅百余米,三峡以雄伟秀丽而闻名中外。

宜昌至湖口称中游,长955km,区间流域面积68万km2。自宜昌以下即进入冲积平原,河床比降小,平均比降0.03‰,沿江两岸除少数低丘外,地面高程多在40~14m,冲积层厚数十米至260余m,河床高程在20m以下,水面宽数百米至千余米。枝城至城陵矶,长约337km,称荆江,河道弯曲蜿蜒,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两岸湖泊众多,并有我国著名的两大淡水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

湖口以下称下游,长938km,区间流域面积12万km2,平均比降0.007‰。沿江两岸平原高程多在20~8m。镇江以下为三角洲平原和滨海平原,地面高程多在5~2m,第四系沉积物厚达300~500余m,河床最低高程可达-50~-70m。水面宽阔可达2000m以上。两岸湖泊密布,河渠纵横,有风景如画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为水天一色的江南水乡。近几千年来,扬州以下入海口已外延550余km,发育了我国最大的河口沙洲——崇明岛和河口群岛。(www.daowen.com)

(二)流域水系

长江的支流众多,组成庞大的树枝状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437条,其中大于1万km2的49条。其中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达16万km2,雅砻江、嘉陵江、岷江和汉江的流域面积均超过10万km2长度大于500km的支流有18条,其中超过1000km的有雅砻江、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水和汉江等6条,以汉江最长,为1577km。多年平均径流量在100m3/s以上的支流90条,其中在1500m3/s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赣江和汉江等8条。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9520亿m3。年入海水量最丰年约13600亿m3,最枯年为6320亿m3

(三)流域洪水

流域的洪水发生时间和地区分布多与暴雨区一致,一般中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中游鄱阳湖水系、洞庭湖水系湘、资、沅水多在4~7月,澧水、清江和乌江在5~8月,金沙江下游和四川盆地各水系为6~9月,汉江为7~10月。洪水过程宜昌以上一般3~5d,宜昌7~10d,以下一次洪水过程持续在30~60d。一般年份各河流洪水错开,不致形成大的洪灾,如干支流洪水同时遭遇,即可导致大洪水。

干流洪水,宜昌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981年的70800m3/s,历史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为1870年的105000m3/s;汉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954年的76100m3/s;大通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也为1954年的92600m3/s。支流洪峰流量以嘉陵江北培站1870年的57300m3/s为最大,汉江襄阳站1935年52400m3/s次之。长江上游洪水,是中下游洪灾的主要来源。

据史料记载,从206年(西汉)至1911年(清末)的2117年间,共发生洪水214次,平均10年一次。19世纪中叶连续发生了1860年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20世纪以来,又发生了1931年、1935年、1954年、1998年的特大洪水,历次洪水都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