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堤防工程地质

流域面积及地貌分布情况分析

山地、高原和丘陵的面积占84.7%,平原占11.3%,江河、湖泊水面约占4%。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2284km,落差3237m,平均比降1.4‰。湖口以下称下游,长938km,区间流域面积12万km2,平均比降0.007‰。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437条,其中大于1万km2的49条。其中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达16万km2,雅砻江、嘉陵江、岷江和汉江的流域面积均超过10万km2。19世纪中叶连续发生了1860年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
理论教育 2023-06-20

浙江省大堤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浙江省大堤总长65.12km,东段长26.53km,起于江苏吴江市七都乡,至浙江湖州市长兜港;西段长38.59km,自长兜港至江苏兰右山大堤相接。太湖沿岸浙江段原大堤低矮。表8-1环湖大堤浙江段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采用值表8-2工程地质勘察综合成果注1.凡地下水位以上的土样均抽气饱和后进行剪切试验。
理论教育 2023-06-20

堤身质量的分类方法

根据实地调查,采用该标准对堤身土体质量分类评价的结果,与原设计标准、施工程度和施工工艺下的预想结果基本吻合,该质量分类标准作为宏观质量控制标准是可行的,可以做为宏观决策参考。表4-2堤身土体质量分类统计表注 百分数为长度的百分数。
理论教育 2023-06-20

北大堤黑牛咀险段:安全威胁显著的江堤段落

黑牛咀险段位淮北大堤涡下段7+000~7+550m。据测定黄灰色砂土最大孔隙比1.51~1.34;最小孔隙比0.77~0.68。本层在黑牛咀段上部缺失粘性土隔水层。图3-10黑牛咀险段地质横剖面图本险段堤基土承受的渗透压力来自三方面:①节制闸上游引堤外高程为17.0~23m的河水位。蚌埠闸上游持续保持的水位多大于17.0m高程,汛期可达23.0m左右,其渗透压力亦作用于险段浅层砂土中。
理论教育 2023-06-20

窑河软土堤段抗滑稳定性分析

窑河封闭堤软土堤段主要位于窑河闸及以东的18+500~19+250段。该堤段及窑河闸于1965年冬修筑,1966年筑堤时曾发生滑坡,1967年进行加固处理,效果良好。基岩的出露,亦分别从高程0.89~3.89m,向两侧抬高至13~14.5m高程。(二)工程地质评价堤防工程选址时,应尽可能避开软土深厚的地段,否则应核算其抗滑稳定性,适当放缓边坡,扩大设计断面,增加堤脚盖重,控制施工速率,采取工程措施,排水挤淤,提高其承载性能。图3-11窑河封闭堤地质剖面图
理论教育 2023-06-20

海河流域的洪水及水利工程作用

海河流域西部与黄土高原接壤,北部与内蒙古草原及东北山丘平原相连,南界黄河,东临渤海。海河流域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50mm。水利工程在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8月海河发生大水,由于水利工程的拦蓄作用减少经济损失约1000亿元。海河流域的水利建设为国民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但是洪涝灾害依然是心腹之患。
理论教育 2023-06-20

环湖大堤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太湖沿岸在湖西苏、浙交界兰右山及江苏境内的马山、东山等低山地区,部分为岩石湖岸,其他湖岸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构成。环湖大堤在太湖东、西及南岸基本连续,在北岸则大堤低山相间延伸。土层为水平多元结构,其中对大堤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影响较大的是Ⅰ、Ⅱ、Ⅲ及Ⅳ层。在太湖普遍分布,在兰右山以北至京西港,一带地表出露,为良好的天然堤基。
理论教育 2023-06-20

太湖流域低山丘陵和平原区地层岩性分析及第四系分层及岩性叙述

太湖流域内地层自元古宇、古生界、新生界均有分布,构成流域西及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区的基岩孤岛。各时代的地层岩性不加详述,现将平原区30m以浅第四系分层及岩性叙述如下。Ⅱ.湖沼相、海相沉积层,为黄褐、灰色粉质粘土、粉土,层理不发育,有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太湖南部地区。该层分布较广,东太湖及西太湖的南部均有分布。该层在太湖地区普遍分布,西部呈条带状缺失,厚度0~20m,一般厚度5~10m,为本区第一硬土层。
理论教育 2023-06-20

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7座穿堤建筑物、改重建6座,新建1座,除砂基有渗透稳定问题外,一般闸基承压、抗滑条件均能满足。各堤段岩性、工程地质条件见表7-4~表7-8。朝阳堤位于嘉荫县境内,堤基总长度19099m,其中土基段长度15549m,占总长度的81.4%,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双基长度1350m,占总长度的7.1%,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砂基段长度2200m,占总长度的11.5%,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理论教育 2023-06-20

探测技术应用分析

为了根治海河、兴利除弊,确保海河流域特别是平原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海河流域堤防工程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修建的,虽经不断加固但仍存在断面不足,填筑质量差,堤身隐患多,基础防渗差等问题。因此,对海河流域平原区堤防工程的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分析评价,对于掌握堤防工程质量的现状、指导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安排,保证防洪防汛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教育 2023-06-20

开封堤防工程的地质处理方案优化

开封黄河堤防的加固工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截渗墙;二是机淤固堤。(一)截渗墙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截渗墙加固开封堤防的地段长度3100m。表2-16桩号92+800~98+800之间大堤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表表2-17黄河下游开封新选一号堤段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图2-8黄河大堤开封段加固工程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桩号91+630~91+830m段,地层结构与前段相似,唯粉细砂层分布厚于1m,因此,其截渗墙的需要深度为28m。
理论教育 2023-06-20

重大险段工程的地质条件探讨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可出险的堤段称为地质险段,主要包括活断层作用形成的堤基渗漏段、地震高发区段和地基稳定性差段等。根据成因,将黄河下游的地质险段分为四类,即新构造险段、沉降险段、断裂复活险段及堤身险段。历史上黄河改道、出险频繁,黄委会河务部门已将大堤历次出险地段登记造册,并在堤防整治中加固培修,老口门等隐患逐步得到整治。表2-18黄河下游堤防险情统计表根据上述地质险段划分的依据,黄河下游存在三处地质险段。
理论教育 2023-06-20

堤防工程简介

表1-1长江中下游各省堤防分布表长江中下游堤防均临江、湖修建,堤基多为第四系冲、湖积层,土的类型、分布与厚度变化大。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汛期险情达9108处;1998年洪水发生险情6135处,干流堤防还出现了震惊中外的九江堤防溃决。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由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组成。表1-2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及分级表续表
理论教育 2023-06-20

东坝头地质险段的特征及防范措施

主要分布于黄河右岸从欧坦控导工程至东坝头险工之间,为典型的沉降地质险段和复活地质险段,也是今后黄河堤防治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东坝头以上的河势特征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河势接近。因此,从工程地质角度来看,必须重视该地质险段的治理,主要的治理措施是改造贯台控导工程,对右岸进行防渗处理。图2-9东坝头地质险段示意图图2-10东坝头地质险段的地质背景示意图
理论教育 2023-06-2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