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时尚革命:束腰时代的终结

时尚革命:束腰时代的终结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的这段时光,就在这种两性合一的时尚中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崇尚丰满的十九世纪时尚已彻底过时,追求珠圆玉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巴杜的这种所谓的巴黎时尚立刻被保守主义者和极端主义者们定下了伤风败俗的罪名。纤胸、细腰、长腿、短发、长衣、短裙,头戴小帽、身如麻秆,无论是足迹遍及全球的明星优伶还是被讥为末日世界垮掉一代的姑娘少女,都从没显得像现在这样贞洁守节、风流不再。

时尚革命:束腰时代的终结

崇尚丰满的十九世纪时尚已彻底过时,年轻的姑娘们天天担心自己身上的肉太多。纤胸、细腰、长腿、短发、长衣、短裙……成为人们追求的新风尚。

顺风顺水进入二十世纪的“美好年代”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挡住了脚步。如果说,这场战争对于身陷其中的男人是一次可怕的噩梦,那么,它倒是加快了女人独立的步伐——她们不得不穿起短裤,家里家外地辛勤劳作,以养活家庭,并维持战争经济的运转。残酷的现实已不允许她们再精心梳妆了。“战争在延长,而裙子却变短了!”作家们评述着这种奇特的对比,漫画家们更是夸大着这种黑色幽默

一战”结束后,女人服装的轻便化引起了人们审美观点的变化,促进了女人与男人的进一步平等——她们只需随便穿上点男装就可以出门了。但在这种两性服装大融合的时候,依然有一点让人感到不安,那就是我们曾经再三提到的男人相对于女人的绝对优势。女人的时装其实经常是在“抄袭”男人的时装,极少有相反情况发生,因为男装要比女装更舒服,也更适于在日常生活中穿着。

历史上,男人也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穿着裙子,只是后来为了打仗的需要才脱掉。从“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的这段时光,就在这种两性合一的时尚中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崇尚丰满的十九世纪时尚已彻底过时,追求珠圆玉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肥美女性可以休矣。现代女性的身段应该更加灵活。”持此观点的女人们开始追求平板一样的身材,她们不再以曲线为美,她们胸部扁平、身材细直,穿上衣服一点都看不出腰身。这还不够,为了显得更加苗条,她们用弹力胸衣和松紧带把乳房包得紧紧的,把身段弄得又平又直,还要再辅以食物和药物来瘦身。盲从的女人们就这样被推进了一个新的时尚模具里。

化妆品产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和促销,大肆贩卖各种健美软膏和“外国高科技”产品,为狂热地推广专制审美模式的时装产业推波助澜。

来自俄罗斯的芭蕾舞表演掀起了一场解放女人身体的新高潮,让女人有机会通过飞速旋转的悲情动作来展示自己的四肢与躯干。俄式舞蹈所营造的东方氛围让时尚也开始转动起来,人们开始以年轻、高大、身材修长的东欧女性为美,这是一种没有瑕疵的美,一种端庄贤淑、怡情养眼的美。

在时尚从业者的眼中,女人就该永远“折服”在不可逆转的时尚专制脚下。他们“压根就不晓得天底下还有打扮不出来的丑女人和矮女人”!不丑不矮的寻常女人就更不在话下了。“每个服装设计师都以超人自居,自认是这个世界的哲学大师尼采(Nietzsche),他们自命不凡,试图将其时尚理念灌输给每一个人。”《Vogue》杂志曾在1913年做过这样的评论:“出于虚荣,他们每个人都把持着某个时装展览会的展销摊位,展示和兜售着自己最得意的设计,并声称天下只有一种时尚,而自己就是这种时尚的原始创造者。”

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的兴起使女人们得以保持身材,由三角裤、紧身褡、胸罩和紧身胸衣组合而成的新潮内衣系列让女人们的身体更显健美。创始于1918年的小帆船(Petit Bateau)牌短裤本来是专门给儿童生产的,但当时却成了成年女性的抢手货。透明高筒袜虽然时髦,但久在户外的女人们却被晒黑了腿。男式睡衣成了户内户外都能穿的便服,并逐渐演变成了用羊毛或真丝绉织成的既轻又薄的慢跑服。(www.daowen.com)

体育运动的兴起顺理成章地催生了“运动服装”,其款式简单、穿着方便,甫一问世便成了美国人的最爱。定居美国的德国人卡尔·杨岑(Karl Yantzen)与人合作开发出一种平针编织面料,这种面料最初只用来做加厚的护腕,后来被他做成了洗澡或游泳前后贴身穿着的浴衣;1910年后,这种原来被称作“海水浴衣”的服装有了一个更加贴切的新名称:游泳衣。为了顺应当时的潮流,法国高级定制设计师让·巴杜(Jean Patou)率先动用美国的职业模特,开始大搞运动时装秀。这些美国姑娘身材健壮、肌肉发达,她们演绎运动服装的效果远胜于清高、文静的巴黎姑娘。而巴杜的这种所谓的巴黎时尚立刻被保守主义者和极端主义者们定下了伤风败俗的罪名。

1925年,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在意大利半岛建立了专制集权。这位领袖一上台就开始在各个领域实行专政,包括经济和艺术领域,甚至连时尚界也不能幸免,其目的就是要“把意大利妇女从法国设计师的专制下解放出来”。这是1926年8月23日的美国《女装日报》(Women’s Wear Daily)的报道。

让·巴杜、玛德莱纳·德·罗什(Madeleine De Rauch),以及后来以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品牌名扬天下的加布里埃·香奈儿(Gabrielle Chasnel)等高级定制设计师,为时尚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自由之风。他们把客户群定位于那些越来越具独立性、从事服务业工作的职业妇女,而其他那些跟不上现代化潮流的设计师如雅克·杜塞或保罗·布瓦莱则逐渐对香奈儿们表现出一些不屑。

事实上,香奈儿最终成了这一现代化潮流的代言人,她向时尚杂志《Vogue》阐述了她的观点:“时尚不只存在于服装中,它还遍布在空气里。它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活经历以及我们的境遇。”香奈儿被《Vogue》称为“时装界的福特”,原因是她像美国人福特建立汽车王国一样,建立了产业化、大众化的服装体系。她对时装的原则就是“增一件不如减一件,减一件不如减两件,因为任何美都比不上自由的身体”。女人的身体因此就瘦下来了。年轻的姑娘们天天担心自己身上的肉太多。有人评价说:“呜呼,香奈儿让天下人产生了一个怪念头,那就是减肥!”纤胸、细腰、长腿、短发、长衣、短裙,头戴小帽、身如麻秆,无论是足迹遍及全球的明星优伶还是被讥为末日世界垮掉一代的姑娘少女,都从没显得像现在这样贞洁守节、风流不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人们开始佩戴着羽毛、流苏、珍珠和各种小饰品出入歌舞厅和小酒馆,无论男人女人都尽情陶醉于查尔斯敦舞(Charleston,1920—1925年流行于欧洲的美国舞——译者注)的节奏之中,希冀以此来忘掉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他们的伤害。不仅如此,各种异常的性关系,如女人间的同性恋、男人间的同性恋,以及男性变女性、女性变男性的性别互换都成了一种新时尚。在这场游戏中每一个人都随时准备戴上不同的面具。

随后,两大美容企业赫莲娜·鲁宾斯坦和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异军突起,开始用机器生产各种用于美容的粉、膏、乳,一跃成为工业化妆品的领军人物。女人们开始搽腮红、扑香粉、抹红唇(到这时候,第一支口红已经出现)、涂睫毛、画眼影、染头发,用各种人工合成的新型化妆品来打扮自己。赫莲娜·鲁宾斯坦更是发明新型化妆品的顶尖高手,她发明了第一支自动防水睫毛膏、第一瓶具有深层修复功能的强力卸妆水、第一瓶深层补水的润肤露,以及第一支被广告宣称“确经实验证明”的植物润肤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