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节日饮食与药物的特色与识别点

节日饮食与药物的特色与识别点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上强调小夏季的到来,强调端午“恶日”的气候关键节点的提醒。福建宁德的屏南一带有端午吃“三碗青”的特色习俗。三明的客家人在端午节盛行制作和饮用具有中药保健价值的擂茶。三明民间客家人在端午节制作擂茶闽北建阳一带把端午日看作是药王“晒药囊日”。还盛行在端午日制作一些食用酱,这些习俗项目都附加有一种特殊的保健内涵。

节日饮食与药物的特色与识别点

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上强调小夏季的到来,强调端午“恶日”的气候关键节点的提醒。

福建宁德的屏南一带有端午吃“三碗青”的特色习俗。“三碗青”是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的习俗。在农耕社会中,如果你的家庭拿不出三碗新鲜青菜,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农家。如青翠的黄瓜,绿油油的四季豆,紫红的苋菜,从溪边采来苦菜,从山上拔回的野笋……应有尽有,吃鲜传统蕴含赶鲜驱毒的“节义”,这些新鲜的无污染的自然界之物,能够保护大家身强体健。而在农村家庭,早餐不是三碗而是四碗青或五碗青。

闽台不少地方还流行端午“送节”习俗。比如宁德的新嫁女的娘家于端午前要给女儿送肚兜、巾、扇等物,由新媳妇分赠家中老小,连续三年,俗称“送节”。女婿则要给岳父母送“节鱼”(通常送黄瓜鱼)。三明的“送节”是亲戚朋友互相馈赠有地方风味的粽子,女婿还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

宁德民间还有端午节拔“月四”草习俗。“月四”草又叫“午时草”,五月初五日,主妇带上小孩,背上竹篮来到溪边,田塝或小山头采集月四草,月四草其实是一种青草药。这些青草经过一个春天的成长已经刚开花成熟,在端午日子里采摘回来洗净晒干,全年可用。平时如有头晕脑热、风寒发烧等病,只要用月四草熬一碗汤,喝下去常可很快治愈。在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月四草就更为老百姓所青睐,尤其是在端午节采来的月四草。(www.daowen.com)

三明的客家人在端午节盛行制作和饮用具有中药保健价值的擂茶。擂茶的制作也是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添加其他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

三明民间客家人在端午节制作擂茶

闽北建阳一带把端午日看作是药王“晒药囊日”。还盛行在端午日制作一些食用酱,这些习俗项目都附加有一种特殊的保健内涵。另外在福建的很多地方也流行端午节挂榕枝。因为榕树属于长寿树种之一,在福建很多地方都很适宜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